第一次要进城了,李恬还有些兴奋,虽然现代她生活在繁华都市里,但是这古代的城市是这个什么模样,她还是挺感兴趣的。
驴车走的不快不慢,中间还歇了一会,周大婶子十分珍惜自家这头驴,特意带了草料路上喂一顿。
这驴子三年前买的,自来了我家,也受了不少累,不过农家的驴子,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我就想着,吃喝上不能太亏了它,叫它能多活些年辰。周大婶子边喂驴便笑着对李恬说。
这世道,多少人都是累死的,更何况这驴啊牛啊马的,这些畜生,有多少是老死的,大多是活活累死的,再被吃了肉。
李恬不敢说同情它们,毕竟连人的生存都举步维艰的时代,同情牲畜太矫情了,更何况李恬自己现在就是这艰难困苦的芸芸众生中的一个,她自己还在为了吃饱穿暖愁,为了前途命运愁呢。
周大婶子,您心善,将来定有福报的。
喂完了驴,两人又启程赶路。
二十里路,足足走了一个多时辰,等进了县城,找到了槐树巷里那家小菜馆,早就已经过了午饭的点。
她们的驴车停在菜馆门口,没敢堵住正门,稍稍偏一些。
下了车,周大婶子拉着她,也没敢直接进去,就站在门口试探。
周大婶子是乡下的农妇,打出生之日起,就没进过任何馆子吃饭消费过。便是以前来过这姚家菜馆多少次,那也都是过世的许大嫂子带着她来的,没瞧见姚翠娘本人,她也是怯的。
李恬正想建议她们进去问问,里头正抹桌子的小二看到了她们。
二位,这已经过了饭点了,后厨火都熄了。
我们不是来吃饭的李恬回答道。
小二是个十四五岁少年,瞧着也是个老实的,他摸了摸脑袋,上下打量了她们二人,道不是来吃饭的那你们是aheiahei问路
我们来找人。李恬迈进了门槛,你们老板娘是不是姓姚
是啊,你找我们老板娘
李恬当即露出笑意,麻烦您给传个话,就说是许志山家的人来找她的。
小二放下了手里的麻布,那好,我去里头传个话,不过我们老板娘愿不愿意见你们就不晓得了
没事没事,你去传一声试试。
小二转身往后头去了。
周大婶子也跟着进来了,站在李恬旁边,四下里望望,不过一间普通的小菜馆,可是她们日子艰难,也是舍不得在这里吃上一顿的。
没一会,门帘子一掀,出来个不到三十多岁有些微胖的妇人,相貌长的普通,皮肤却白净的很。
周大婶子一见到她,立刻就拐了拐李恬的胳膊,李恬知道这就是姚翠娘了。
姚翠娘看着堂中站着的两人,一个她认得,以前老跟兰儿一起来送菜的,另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她却不认得。
周大婶子看见姚翠娘,赶紧上前去介绍,翠娘姐,这是许大嫂子的儿媳妇,叫李恬。
姚翠娘眼里含了泪,上前来拉着李恬的胳膊,你就是柏儿的媳妇
李恬点点头,翠姨。
姚翠娘当年跟许文柏的娘同在一户人家做事,一个在主人院里,一个在厨房,关系亲密的很,也是一同被放出府的,一个嫁了人在乡下置业安家,一个在县城里开了菜馆,许多年也是相互照应过来的,可没有想到,兰儿年纪轻轻就得了病,吃了几年药病也不见好,就这么生生的熬死了。一想到这些,姚翠娘心痛。
她的好姐妹走后,她也时常照应着好姐妹唯一的儿子,好在许文柏是个争气的,读书读的好,将来定有出息。
李恬顾不得这样煽情叙旧,她心心念念就是驴车上那一大筐蘑菇,就直入正题。
翠姨,我们今天给您带了一些鲜货。李恬说。
鲜货什么鲜货
李恬和周大婶子相互给了个眼神,赶紧去门外将车上的竹筐搬了进来。
掀了上头盖着的布,大半筐的平菇。
姚翠娘看着那大半筐的平菇,问这是什么
李恬赶紧热情解说这东西叫侧耳,我和周大婶子从山上采的,是一种食材,味道鲜美的很。
店里的小二也凑上来,这东西我知道雨后山里的枯树上最容易生,可是轻易不敢吃的,有毒
姚翠娘没理小二的话,只看着李恬。
李恬知道姚翠娘相信她的话,便接着说这东西也有很多类,有些有毒,有些无毒,无毒的是可以作为食材的。这些侧耳我和文柏都吃过许多了,周大婶子一家也都吃了,我们好好的站在您面前呢
姚翠娘笑了,试试也无妨。可这东西怎么做菜呢
成功了李恬的心里已经欢呼雀跃了,马上道这东西怎么吃都好吃,要不我去后厨给翠姨先做几道尝尝味道吧,,,请牢记收藏,&1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