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长得好像城隍爷爷啊。”
小女孩将食指放在嘴边。
“哎呦,这话可不兴说。”
童言无忌,老人赶紧捂住孙女的嘴,嘴中念念有词向那城隍像拜了拜,又主动向那杨老拜了拜,给自己撑了撑底气,正声道:
“杨老。”
听到了他的声音,杨老缓缓转身,也不惊讶,只是温和地看着他们:
“你是吴家老二?久违了。”
“杨老您还记得我。”
吴老二老脸顿时涌上感慨,又是对着杨老鞠了一躬:
“当真是好久不见,从当年随我家老爹搬出汾城算起,也有近五十年了……
“没想到等老二我都老了,杨老的身子还是一样硬朗!”
杨老闻言只是一笑,他的视线与那小女孩怯生生的眼神对上,走过来在她面前蹲下,缓缓抚摸着她的脑袋:
“孙囡?”
“啊……嗯。”
吴老二表情微僵,蒙尘的浊目中升起一点亮光,似乎想要说些什么,最终却只是顾左右而言他,
“小子还依稀记得小时候此刻正值熙攘喧嚣、人流如织之际,怎会如今日这般罕有烟火?”
看着小女孩低头的样子,杨老轻笑一声,拍了拍她的脸颊,站起身来:
“呵呵,你有所不知,近年以来,时移世易,百姓心性亦大有变迁,
“又何况今日汾城中还有另一处盛事,香客都被那里引了去,此处的人烟自然就少了。
“不过也正常,人道昌明、社会多元……是好事,没什么可在意的。”
然后,杨老又淡笑着问道:
“见你这般模样想必是准备重归故里了,今日携孙女至此所为何事?”
吴老二面上一僵,强扯着老脸想挤出一个笑脸:
“这不是重归故土,孙囡又得了病,便想着来带她拜拜城隍爷、去去邪气……”
而他话还没说完,却已被杨老温和打断:
“吴老二,往事已矣,世间万物无论其微末或渺小皆有其用,
“困厄困苦亦为突破之机,你这又是何苦呢?人生一世,还要秉着光明的心地去活。”
“……”
吴老二的话梗在喉中,嘴巴一开一合,终止于一声笑叹,
“您果然已经知道了啊。
“只可惜小子是永远学不会您这般然物外了……”
“嗯?”
“杨老先生。”
这时,杨老突然出一声惊疑,而一旁也窜出来一个庙中的衙役,对着他恭敬一拜,
“有人找您。”
杨老眯了眯眼睛,吴老二在一旁认识到了他要离开,深吸一口气,也不再耽搁:
“既然如此小子也不打扰杨老了,在此先谢过杨老过去的恩情……”
紧接着,这位花甲老人更是“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诚声道:
“真是承蒙照拂了!大恩大德,永生难忘,若当来世有幸,定当加倍回报!”
而见到爷爷这般模样,小女孩竟也生疏地学着他的样子,向面前这个老人跪倒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