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三七小说网>大盾构有限公司 > 第48章 比德国人快(第1页)

第48章 比德国人快(第1页)

小汪承宇早就被送回临时铁皮宿舍了,谭雅虽然不干体力活儿,但是精力也透支了,脸上有了明显的倦容。

高压舱的环境严重制约着体力,严开明从一开始就坚持在岗位上,这个时候他不能让工人们看到他的疲态,他必须坚持。

已经进行一半了,工人们的速度明显慢了下来。

时间虽然还很充裕,但是短时间内实在不能再找出第三组人来,也就是说这两组人必须连夜奋战,可照这个速度下去,来得及吗?

现在还不是和德国人发生直面冲撞的时候,因为华铁自己的人员还不能确保换刀成功,一旦出现问题还得让鲍尔手下那些人善后。

严开明有些忧虑,作为一个资深的工程人员,那么多大风大浪都闯过来了,好容易迎来了中国铁道盾构元年,绝不能在这个征程上倒下,该怎么办?能怎么办?

这个时候信念很重要,从高压舱出来,一身泥水的严开明轻哼起了歌,那曲调正是伴随着先辈们四十年征程的那首《铁道兵志在四方》,曾经唱响在祖国大地上,这首歌到哪里哪里就织起一张张铁路大网。

如今岁月荏苒,征程不止,战斗不息!

一开始只是严开明一个人在唱,在场有不少原铁道兵老兵,他们听到严开明的哼唱后也加入了进来。

渐渐的,哼唱变成了共鸣,歌声从小到大,成了一曲合唱。

人为什么要唱歌?

这是一个涉及哲学、历史、人类学等等诸多领域的课题,歌声有无数的作用,此时这首老军歌在新式开工的隧道里唱响,唤醒了好多人渐渐远去的记忆,那战天斗地的日子曾经与他们血脉相连,如今他们在进行另一场战斗,激情的血液在身体里沸腾,顿时驱散了疲倦。

“党员留下,其他非党人员回去休息。”人群中自发的爆出一声呐喊。

“凭什么让非党人士回去?我们不比党员差。”

“小睡四个小时,天亮前重新上工,明天中午前务必完成任务。”严开明意识到适当的休息很重要。

尽管不情愿,但是很多年轻的工人还是放下了工具,他们把工具码得整整齐齐的,以备再上工时很容易找到趁手的工具。

很久没有组织党员突击队了,过去那是在遇到困难和危险的情况下才有的组织形式,现在就是有困难的时候。

尽管施工慢了下来,但是一直没有停,严开明与他的党员同志们在进行着另一种形式的战斗,这场战斗的意义比再穿十座隧道还大,如果成功,那么外国人在赚了盾构机的钱还要额外延伸服务的的费用就完全可以省下来了,这样一笔开支,不论用在哪里都是宝贵的,或者就像严开明像同志们保证的那样,给大家发奖金。

“谭雅,回去睡一会儿吧。”严开明安抚道。

谭雅努力地摇摇头说:“我是个女人,但我也是党员,这个时候我不能退,何况干体力活儿的是大家,我做做辅助……”

尽管谭雅的铁道兵生涯只有短短的一个月,但老铁身上的倔强她学了个十成十。

严开明暗暗叹息,他知道,谭雅和他们一样,都是很不容易走出精神的泥潭,唯有做些什么,做更有意义的事情才能让自己不至于再陷进去,而现在做的事就和那件事有关。

如果当年就有盾构机,怎么会有25位战友为国兴3号隧道而牺牲?

这其中就包括老连长。

或许是对一生战斗征程的总结,或许是冥冥之中老连长必然的宿命,老连长阻止过很多人的盲目行为,挽救过很多人命,但是他自己却注定要追随战友们而去,或许是他根本不愿意脱下军装。

那是距离国兴3号隧道全线贯通的前一天,全长6152米的大型隧道只剩最后3米了,施工支护主体段已经完成,就等明天一声炮响庆祝胜利了。

九连的官兵们做好一切应急准备,静静地守候在隧道口待命,团后勤处送来了好酒、好烟、好糖,准备慰劳凯旋出洞的战士,政治处为英雄们准备好了大红花,工地广播站在等候着这一重要历史时刻的到来。

老连长独自一人走在隧道里,深深地凝望着最后的掌子面,一切都是值得的,战斗即将胜利,那天晚上如果说老连长在想什么,那么一定是在想,这会是自己最后一场战斗吗?

1977年7月28日零时,我国最长的一座铁路隧道,在海拔3000米的南疆打通了,随着新闻的播报,全国人民都为之欢欣鼓舞,唯有九连沉浸在一片哀恸之中。

最不该发生的意外发生了,一切巧合得让人难以置信,怎么就发生了那样的事,一块比头盔略大的石头从洞顶最末端未支护的狭长穹顶掉落,就那么一块儿。

如果当时戴的是钢盔或者后来用的那种安全帽也许就没事了,偏巧藤盔没禁住石块的重力加速度。

那么多惊心动魄的险情都闯过来了,谁也没有想到在最后即将胜利的时候,老连长就被那么大一块儿小石头砸中,几乎堪比豌豆落在针尖上的概率发生了,那伤口小到让非医护人员都不会束手无策,似乎只要一块纱布就能捂住,但是老连长却再也没能醒过来。

烟没人抽,酒没人喝,大红花没人戴,九连的战士根本不相信这是事实,他们的老连长走了,在即将胜利的前一天走了。

五年后,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下发通知:撤销铁道兵建制,把铁道兵并入铁道部。

老连长没看到胜利的那一天,也没经历脱下军装的悲恸,他的样貌永远定格在胜利的前一天。

今天,我们不会再死人了。

严开明在心里默念着,默念着一个个名字,佟铁军、老连长,还有……

那个痛得让他不敢念出来的名字——白莎燕。

那些牺牲的战友们,我们要告慰你们,打通隧道死人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今天我们正在做的就是所有隧道人的大盾构梦。

这是第一战,我们不能倒下。

两个小时过去了,有年轻的工人小睡了一会儿又返了回来,陆续又有工人提前返工,还是没有过多的交流,他们很熟练的找到自己码放工具的地方,钻入狭窄的盾构机土压舱,钻进掌子面。

隧道内少有交谈,工具的声音就是最好的交流,慢下来的工作又渐渐快了起来,严开明的脸上终于露出笑容。

汪建国像是在迎接胜利的英雄般守候在洞口,看着一个个戴着安全帽,一个个从隧道中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出来的工人们,他自发地鼓起了掌,他身后的所有人鼓了起掌。

严开明和徐复文两队人胜利会师,总计工时27个小时,比德国的换刀速度快了21小时。

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数字,这证明着这个工作不仅我们自己能干,还得干得很好。

随着盾构机的缓缓轰鸣,两台“大地龙”又开始突飞猛进的向前掘进,强劲的身躯又开始宣示它工程之王的威力,本次换刀结束后,因为已经能够熟练操作盾构机,实现日最高掘进尺超过30米。

严开明不想说“这是我们进步的一小步”,但确实是进步的开始,路还很远,这个征程还很长,但是绝对不会长到需要几代人才能完成,严开明和他的战友们坚信这一点。

德国人终还是发现了问题,感觉这一次换刀具间隔的时间太长了,于是到库房查看。工程部门早预料到会有这种情况,及时补充备件,德国人看来看去也没挑出毛病,又是研究渣土,又是检查零部件,最后得出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结论——地质层发生变化,刀具质量高,磨损度降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