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心中,优势不在,士气不在。
他们不明白,他们不清楚。
往常交锋,很多时候根本不需要接战,只需要一阵箭雨,一顿金鼓,一次佯攻,便可以吓得明军屁滚尿流。
但是眼下,明军的甲兵竟然硬扛着三十余门红夷大炮,上百门各色火炮的火力,冲至他们的营地。
甚至于血战不退,一阵败退,另外一阵瞬息之间便覆压而来。
战事从一开始起,便已经趋于白热化。
恐惧,在守山的清军甲兵之中不断的弥漫,宛若瘟疫一般难以禁绝。
战事不断的持续,鲜血在山间汪了一片又一片的血潭,凝成一条一条的水流。
不知道从何时而起,明军的呐喊声也生了改变。
从原先的威武,变成了杀奴。
又在最后变成了“复土”。
这些呼喊着复土的明军甲兵,他们无一例外,都是辽东人。
他们祖祖辈辈数百年来,世居辽东。
但是却建奴崛起之后,他们被迫背井离乡,出走他地。
天启二年,辽西四十余城尽皆失陷,距今已有近二十载。
二十载的岁月,几乎是一代人的时光。
很多人都清晰的记着,惶惶如丧家之犬的痛苦。
这些来自于辽东的甲兵们,他们中伤倒地,伤重身亡,但是口中仍然在不停念叨着复土。
他们躺在冰冷的地上,仰望着昏暗的苍穹。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呢喃着复土。
故乡明月,怎敢相忘!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眼见着此间种种,如何不会激起其余众人的壮怀的心绪。
“复土!”
“复土!!”
演变到最后,无论是辽东的营兵,还是山东、大同、宣府等营镇的营兵,全都高呼着复土。
呐喊声宛如山呼海啸一般,从各地明军的喉咙之中迸而出,从各处明军的军阵之中滚滚而来。
在宁远誓师之时,八镇的兵马,各级的将校们都是心思各异,这些全都是摆在明面之上的事。
畏战、怯敌、明哲保身、犹豫不决无数多种多样的负面情绪,一直以来都在军中徘徊。
但是这一刻,起码在此时此刻。
在这山呼海啸一般的呐喊声的影响之下。
无论是八镇的总兵,还是各级的将校,都因为气氛而被感染。
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
巨大的呼喊声,直冲云霄,也震动了锦州城内的守军。
城墙之上,满头白的祖大寿站在城垛的缺口处,遥望着乳峰山上生的一切,已是泣不成声。
锦州城内,无论军民,皆已泪流满面,恸哭一片。
复土,复土……
这个喊了数十年的口号,在祖大寿的心中,很早便当作了镜中花水中月。
辽东的糜烂,最初是军事的原因,但之后却是政治的需要。
身为辽人,在萨尔浒后,又经辽西沦陷,与建州女真哪一个不是有血海深仇?
复土的景愿,其实一直都存在于诸多辽人的心中。
只是……
有些人为了利益,为了高官厚禄,真的能够出卖祖宗,出卖国家。
上千万的辽饷早已经是成为了大明内部,所有人都要来分一杯羹的香饽饽。
若真是复了土,平了辽,那这千万的辽饷又何去何从?
还有些人,因为清军的连番取胜,恐惧不已,害怕不已,投降的声音也因此在镇下泛滥。
有直接反叛,还有暗中勾连的,还有两头下注者。
为了家族的延续,很多时候只能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