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三七小说网>干实事说实话 > 宜春生活散记万载古城(第1页)

宜春生活散记万载古城(第1页)

易中生

我出生和工作的上高和我现在生活的宜春都是与万载为邻。但到最近才听说有一个万载古城。

从宜春出到万载县城只有36公里。每隔15分钟有一趟城市公交到万载,票价是8元。在火车站到汽车北站沿线都可以乘坐。到万载后,挑离古城最近的石油公司站下车,大概步行一公里可以到达。

这个万载古城的景点在县城中心偏西南的位置。据介绍,实际上对外宣传也就是三五个月的事情。我们从东北角进去,有古色古香的民居。最有特色的就是山字屋,这样的房屋造型在我们这一带早前极为普遍,在人们看来,这样的房屋既可以起到一定的防火作用,也显得房屋有气势。现在这些房屋里大多在搞商业经营。从成色看,建筑年代不是很久远。

过一小桥,就到了古城核心区域了。从介绍看,这里的建筑主要是宗祠和名人祠,比如有郭氏宗祠和易氏大祠等,这易氏大祠就是居住在万载的十支易姓后代集资建筑。更多的是名人祠,多是该名人后人为了彰显名绩而建筑以资纪念。比如郭烈公祠周文公祠。这些祠堂很难看出有怎样的排列顺序,向座也不一致,大门各向一方,后背都集中在一起,人们在这里游览,可以转一个圈把这些祠堂看个遍,这种布局与我们南方很多乡村建筑很不一样,一般是坐北向南,而这样脸对四面八方是不是有讲究就只能推测了。像这样的格局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去推测,一是为了防外来攻击,因每个方向有面对,也就是有防范,任何方向有警觉,一方现,各方响应。二是为了不分伯仲,如果一字排开,就有中间左右之分,而这样一个圆形就很难说谁为伯谁为仲了。

初看起来,这些房屋都不怎么旧色,开始时候我还认为,这些祠堂是从万载各地为旅游需要而搬迁到这里,一是成色比较新,在材料使用中新旧夹杂。二是实在不好理解,在宗法观念极强的明清时代像祠堂这样威严的建筑会多姓建在一起。但经过全面观赏后觉得是有这样的可能。

从万载县城古地图来看,这古城所在的田下村一带,一直不是县城中心,按现代地图制作原则,都处在左下角,也就是在县城西南角,县衙尽管与这里离得不远,但那里是官,而这里是民。官要民来护卫,而民要官来照看,于是就形成了这种官民相依的情形,而这田下村一带祠堂只是县城边上的一个护卫点,估计这古县城四周有不同性质的民间护卫。

现在这里俨然是万载地方文化的一个载体,传统工艺地方文化都在这里陈列展出。这些祠堂也在继续挥着它的作用,接待游客观赏用餐,还有酒店办在这里面,显得古香古色,显得典雅。四周的现代建筑与它相映成趣。

但我觉得把它命名为万载古城有点不相符,因为它只是古城的一点,甚至只是古城边的一点。以一点代全貌,也太小看万载古城了。不如说万载古祠群更实际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