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让徐安接着捡,她先把这一背篓送回去。
等两人又各自背着一背篓回去的时候,山上基本上已经没啥人了,天也快要黑了。
走到山脚下,那大叔背了一个大背篓往山上走。
徐宁知道他是趁现在山上没啥人打算去捡一点。
徐宁看他准备往上山,连忙把背篓给他。
说道,“叔叔,这个给你,我今天采了很多,现在天都要黑了,上山太危险了。”
中年男人看了看姐弟俩笑着说道,“没事,你们快回去吧!”
说完就大步往山上走去。
姐弟俩看着往山上走去的背影,心里都很不是滋味。
连今天收获了三大筐松子和榛子,都没能让姐弟俩高兴起来。
回到家,她去做饭,徐安把从山上捡回来的几筐东西清理出来,明天拿到外面晒干再收起来。
饭后,徐宁又坐在炕上缝衣服,这些天她已经做了五件外面穿的罩衣。
还把徐莫的棉衣棉裤做好了,又从空间里拿出来四套棉衣棉裤,找了一点烂布,在上面贴了很多补丁。
打算爸妈来的时候一人一套,另外两套留着找机会给大叔夫妻两个。
鞋子她是真不会做,空间里有劳保鞋,单鞋和棉鞋都有,但现在不好往外拿。
徐宁打算等进城的时候拿几双出来,前几天她拿了棉花和布,请大栓婶子帮她和徐安各做两双棉鞋,给了她一小块布作为谢礼。
徐安在收拾今天从山上采的一点蘑菇,天气冷了,山上的蘑菇已经很少了。
不过前段时间他们采了很多都晒干放在柜子里了,门外响起敲门声。
姐弟俩对视一眼,他们自从搬过来住,就很少有人过来串门。
只有徐安的小伙伴建民,白天来玩过几次。
徐宁心想,现在来的应该是知青点的人,这里离村里有段距离,又靠近大青山,晚上村里没人会到这里来。
想到这里,徐宁问道,“谁呀?”
门外这时响起孙浩的声音,“徐知青,你睡了吗?我们想找你问点事。”
姐弟俩都出来了,看到是三个男知青就招呼他们进屋,因为地方小,没有堂屋,只有让他们坐在厨房里。
徐安拿了三个碗一人给倒了一碗水,三人是来打听盖房子的问题,他们三人想搬出来住。
孙浩说道,“今天听村长和会计说,过几天又有一批知青要来,现在知青院已经有十个人了,只有两间房。
到时候再来几个,不知道挤成什么样,虽说知青院的炕很大,能睡得下,但一个炕上躺七八个人,肯定休息不好。
我们三个就商量在知青院单独盖一间屋子出来,今天就是来问问你,你这个房子花了多少钱?”
三人没说的是何止是休息不好,就是吃饭也闹腾的很,再来几个更乱。
徐宁就把盖这个房子用了多少钱,和他们说了。
三人听了觉得能凑出来,问清楚了以后,就打算去村长那里问问。
葛洪斌问孙浩二人,“你说村长能答应吗?”
孙浩说道,“先去村长家问问再说吧。”
把几人送走,姐弟俩就把门锁好,坐在炕上说话。
徐安也问徐宁,“姐,你说村长让他们盖吗?”
徐宁笑道,“村长为什么不同意?过几天知青来了,人多住不下,他们自己不盖房子,村里也要想办法给他们找地方住。
前几年又出了知青借住到村民家里闹矛盾,闹到乡上的事情。
现在村民肯定不乐意知青住自己家里,那村里就要给知青盖房子。
盖房子村里就要花钱,如果知青要求自己盖,那村长当然乐意呀,”
徐安又说道,“那他们还干嘛自己花钱盖房子,等村里盖不就行了,”
徐宁就问他,“你觉得我们是现在好,还是在知青点的时候好,”
徐安说道,“当然是现在好,”
徐宁就告诉他,“因为这是我们自己花钱盖的房子,就是我们自己的,我们想让谁住就让谁住,想让谁来就让谁来。
不欢迎可以撵出去,但如果是村里盖的房子,就算心里再不乐意,那也只能听村里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