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三七小说网>东宫福妾清穿好看吗 > 77 安顿(第2页)

77 安顿(第2页)

一直在宫里的确太压抑了,就连皇阿玛每年也要找借口去畅春园、热河避暑,也是这样原因,一直困在四四方方的宫墙里,的确让人想要发疯。

而他已经困了二十年了。

“我已经请求皇阿玛同意了,我出门在外,衣食总要有人照顾,与其带不合心意的宫女,不如带你一个就够了。至于孩子……额林珠和弘皙都暂住宁寿宫,弘皙一向乖巧懂事,额林珠虽然淘气,但皇玛嬷一直想念草原,我会让哈日瑙海也常去宁寿宫请安,这样由皇玛嬷照顾你也放心。弘暄仍旧由太子妃照看就是。”胤初将她抱在怀里,去抓住她控制不住的双手,按在自己的胸膛,用很低很低地说,"我明白你,我明白。"

阿婉在宫里开心吗?胤仍时常问自己,她是知足常乐之人,这是她的好处,但她真的喜欢宫里吗?连他自己都不喜欢,何况阿婉呢?只是她比谁都懂得开解自己,不会郁郁寡欢罢了。

胤初就知道阿婉这么多年,从来没有特意去迎合宫中的风气。

抄佛经捡佛豆,阿婉从来不干;宫中后妃时常学那些弹琴书画、吟诗作对,也要看皇阿玛那阵子宠爱哪一种美人,若是文采斐然的,宫里便会掀起一阵学诗、学字的浪潮,若是精通四艺的,各宫来要琴的便多了,内务府的琴都来不及现做。

阿婉似乎守着自己小小的院子,也像是守着自己小小的心。胤仍总有一种念头——阿婉她从不往外头张望,得过且过,不是她甘于平凡、不求进取,而是她仿佛胸中有另一方世界,她已见过最好的景色,宫里的那些,她都不稀罕罢了。

但宫里有宫里的规矩,即便太子妃也不能免俗,为何胤初会将阿婉两个孩子送去宁寿宫,倒不是信不过太子妃,这是她主动向自己谏言的。

太子妃自打进门以后,就将自己的名声立住了——

在皇家媳妇里,她要做最贤的。在对待长辈上头,她也要做最孝的。

佛经她抄,别人请安早晚一次,她一日五趟地问候。

即便早上已经和太子去请过安,她晌午、傍晚还是会去乾清宫问一句的,为了避免打搅康熙或惹人厌烦,她会视情形或是送上自己的针线、或是几样小食,或是叮嘱下人要仔细伺候,并不是莽莽撞撞地求见。而梁九功素来偏袒毓庆宫,每回太子妃过来,甭管见不见,他都会在康熙面前提一嘴。

除此之外,她每日都去陪皇太后说话、打牌,还特意命石家人去科尔沁部接来了以前伺候过皇太后的老仆人,让她进宫来做些太后爱吃的蒙古菜、告诉太后科尔沁部的各种事情,怀念怀念幼时的事。

这件事她办得极合太后心意,太后甚至拉着她的手落了泪,说这么多年唯有太子妃真心想着她、孝顺她。在康熙给太后请安的时候大加褒奖,投桃报李地谏言道:“今年亲蚕礼,哀家倒觉着该让太子妃主持了,这孩子事事妥帖,实在是难得,皇上选的人果然错不了。"

亲蚕礼原本应当由皇后主持,但中宫空悬,自打温僖贵妃逝世后,每年的亲蚕礼都由四妃轮流前往先蚕坛举行亲蚕大典,这是执掌宫闱之前的必由之路,也是皇太后对她未来国母身份的重要认可。

皇太后的话分量极重,康熙虽未发明旨,但德妃却已恰到好处地抱病了——今年原本是轮到她主持的。谁能想到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呢?何况这是太后愿意给太子妃的脸面,她哪里敢相争?闻弦歌而知雅意,德妃便只好病了,她既病了,由太子妃来主持亲蚕礼也理所应当了。

康熙因德妃递的台阶递得正好、递到了他的心坎上,在上书房夸奖、赏赐了十四阿哥多次,还特意打发太医院院正为德妃请平安脉,赐下补品若干,给足了永和宫脸面。

行亲蚕礼需取用皇后凤印、宝册,但亲蚕礼后,皇上若不发话,谁还真的去找太子妃要凤印不成?四妃都是宫里的老人了,再不情愿又如何,太子妃有皇上、皇太后站在身后撑腰,她们都得避退三舍。

以后后宫上下,就得听太子妃的了。

所以在毓庆宫里几个孩子、侧福晋都陆续去种痘以后,太子妃便主动找了太子爷,向他说明自己的心意:“弘暄年纪大些,身边哈哈珠子、太监、乳母也都得力,又有额楚大人看顾,臣妾不需多费心;但弘皙、额林珠年幼,臣妾如今恐

怕分身乏术,为此,臣妾有两件事想请您示下:

头一件便是两个孩子暂且交给皇玛嬷看顾,您看行么?五阿哥出宫建府,他的孩子们又不能时时进宫尽孝,皇玛嬷膝下空虚,嘴上不说,实则颇感寂寥,额林珠性子活泼嘴甜,弘皙懂事聪慧,正对皇玛嬷的脾性,臣妾想着宁寿宫清静安定,对两个孩子也好。臣妾也好能腾出手来,熟悉、接纳后宫诸事。

第二件事便是,臣妾想请您请旨升唐格格为侧福晋,她多年管家任劳任怨,从未出过大错,您今年要出远门,这毓庆宫里大小事情总要有个老人统领,唐格格若只是个格格,怕她压不住下面,而她伺候您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值得一个侧福晋之位。"

太子妃只字不提程侧福晋来管家,是早已料到太子会带她出去,所以她需要提另一个能压得住阵的人来做帮手,这样她就能放心在外头把后宫权吃下来。

毕竟太子爷在皇上面前不可能像她一般为人处世,很多时候他还得避嫌,但太子妃不用,她有着女人天然的优势也是悲哀——皇上会疑心太子,却不会认为她有什么不臣之心。

她自小要强,接过凤印以后,她自然要全身心放在上头,她不许自己出一点错。她就是要让宫里宫外那些曾经笑话她、笑话石家的人都亲眼看着,看着她手握权柄,她要证明给那些曾经幸灾乐祸的人看,石家是能帮上太子的!

哪怕石家只剩下她一个,也决不容人践踏、小觑!

胤仍从太子妃眼里看见了火焰般腾空而起的野心,他端坐在上,太子妃跪在地上,但她的眼神坦诚无比,他知道她多半是为了石家,微微颌首,但还是看着她轻轻问了一句:"这是你想要的、想做的事情吗?"

太子妃怔了怔,她没想过太子有一天会问这句话。但她没有犹豫,坚定地点了点头。

她入宫,就是为了重振石家,这也是祖父和阿玛的遗愿,她一定要做到!她已占了大位,用不上靠宠爱活着,也没办法将太子爷当做平凡人家的丈夫,太子爷也不是,最好的办法就是将他当做未来的皇上、半君来尊敬。

“那就去放手去做吧。”胤初没再多言。

太子妃闻言松了口气,深深叩首,最后恳求道:“还有一件事……您南巡诸省能否将富达礼他们带上,不是臣妾自吹自擂,他们俩个真不是孬种,能吃苦,也能出海杀寇,让他们

用性命护您安全,臣妾才能安心。"

胤仍笑了,亲自扶了太子妃起来:“这事和我想到一块儿去了。”

太子妃这下彻底安心了,等太子走后,她坐在那儿沉思,想起不久前的一件小事——身边有内务府拨来的太监,她见他办事还算伶俐,便准他进屋伺候,还给提成了身边的大太监,但有一日他竟然自以为忠心地向她谏言应该除掉程侧福晋和她生下的二阿哥。

太子妃瞥了他一眼,就叫利妈妈把人堵上嘴拉下去打死。

“眼中钉、肉中刺?”她听了都觉着好笑,除掉程侧福晋,太子爷会想不到是她做的吗?她这个太子妃还想不想当了?她能坐稳太子妃这个位置,固然和皇上亲自选的她有关系,但最重要的却是太子的态度,她若一进门就排除异己,太子要处置她都不用犹豫的,皇上也容不下她。更何况这事对她毫无利处。

哪怕要争也该是嫡子与长子相争,与程氏的二阿哥有什么关系?

何况,不管太子是为了安她的心还是出于维护程氏,他都将长子弘暄抱给她教养了,这就是他的态度,她若还不知好歹,石家九族覆灭也不过旦夕之间罢了。

她能行得正,也是太子爷能愿意用石家,愿意让她去碰后宫那一摊子事的缘故。

太子妃无比庆幸自己进宫以来,没有行差踏错一步,没让自己陷入那些妻妾争斗的戏码里头去,皇阿哥里头的几个福晋,她时有召见来往,也风闻过许多内宅里头的龌龊事。甚至有一回赐宴,她就听三福晋背地里跟五福晋抱怨:“什么贤惠名声,我就不信这宫里有真贤惠的人,要是我们爷也跟将长子交到我手上,我也能贤惠给他看。"

这是暗指她呢。但太子妃没生气。

所谓夏虫不可语冰,没见过泰山之高的人,便以为最高的就是这四方宫墙了,所以才会将男人和妾视为一生之敌,汲汲以求都是些没用处的东西。

太子妃舒出一口气,她抬眼望向天空,等以后,她们就会知道她所做一切都是对的。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