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适才虽未及回头,可亦能想象出,其时情势之至危至险,任他身经百战,也被吓出了一身白毛汗,不由激灵灵打个冷战。
那只握刀的右手,更是不停发抖,他想竭力稳住却怎么也稳不住。
木高峰虽然死里逃生,犹是惊魂不定,惊骇之余,心里也升起了一个疑惑,适才自己险些被一剑穿心。
可卓凌风为何又突然变招,是他不想杀我,还是他知晓自己驼背中暗藏玄机。
可知道这个秘密的人都死光了!
莫非他不想杀人,毕竟他也没杀余沧海啊!
那我就捧他几句,给他一个台阶下!
想到这里,木高峰双目炯炯,瞪视着卓凌风,紧紧握住刀柄,刀尖垂地,抱拳道:“阁下剑法高明,木驼子甘拜下风!
从今往后,只要闻你卓凌风之名,木高峰甘愿退避三舍,如何?”。
他说着打了一躬,又慢慢拱手退后。
他服输认怂,只是一心想要跑路,但见卓凌风身在屋顶,凝固不动,就似一尊僵尸,不言不语。可那双漆黑的瞳孔,却一直俯视着自己,以卓凌风的手段,这点距离,他自也不敢调转身子。
而且看热闹的人,也遍布屋顶四周,那些人纵然不想拦自己,也是天然障碍,想脱身也只能徐徐图之。
其实这时的卓凌风,一颗心也跳的扑腾扑腾的。
适才之态势至为凶险,饶他艺高人胆大,定力十足,此刻手足竟也有些发软。
卓凌风嫌是雨天,生怕弄脏衣裳,便想速战速决,直接施展全力,将木高峰给钉死在半空,好一战惊世!
可就在将要得手之际,突地想起了木高峰驼背之中,暗藏毒水皮囊。
原轨迹中那个练成辟邪剑法的林平之,便身遭此祸,成了一个瞎子。
而他剑上劲力何等雄劲,更胜那时的林平之,一旦刺破木高峰毒囊,毒水反射出来,会是何等快捷,那点距离,他能否躲过尚未可知。
适才卓凌风全力应变,心中空明,无暇惶惧。
事过之后却是心悸不已,自忖设若内力不够、剑法习之不精,纵然杀了木高峰,今日也是难出衡山城了!
心中不由怒骂自己:“卓凌风啊卓凌风,你一直都知江湖上,能杀人害人的不光只是武功,为何差点犯下这等大错,险些误了一生!
以后遇到任何敌人,都要万分小心!
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必须得重视敌人!
这是一代太祖的至理名言,你以后必得时刻牢记在心!”
卓凌风正自进行深刻反省,闻听木高峰服输低头,又缓缓退去,冷笑道:“事涉生死之事,卓某人向不轻专!
();() 但话既出口,就绝无更改!”
话音一落,当即飞身跃起,身子疾扑仿若恶鹰扑食,半空中食指一按剑刃,长剑成弧,剑尖忽左忽右,淡如流烟。
这一剑划破长空,去势看似不急,可剑尖笼罩极广,挟风带雨一般,涌向木高峰。
这还是东邪黄药师所创“玉萧剑法”中的“玉漏催银剑”。
可上一次他只为急行收力,未能完全展现出剑法精髓,这一次却要以此剑毙敌!
威力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这“玉漏催银剑”一经施展,除非对手的武功高于出剑者,以兵刃硬接硬架,否则极难闪避。
而且卓凌风的运剑法门乃是杨过在山洪之中悟出的凝力之法,也是独孤求败由“重剑”走向“木剑”乃至“无剑”的根本之法。
也是剑道中的另一项至境!
就是凭借深厚内力,以强击弱之道。
虽是一柄利剑,但在卓凌风的浑厚内力催发之下,那剑式之猛也是无可附加!
落在众人眼中,卓凌风明明只有一剑,但他剑锋弯曲飘忽,仿若群蛇游走,好似万剑齐至,宛如天风海雨,迫人而来,
而且卓凌风身姿潇洒俊雅、剑招飘忽俊捷,剑上所附劲力之雄浑,无不让人叹为观止!
群豪都是武学之士,见了这等精妙剑法,又怎能忍住不喝彩?
场上一流高手更能看出卓凌风的剑,除了精妙非凡之外,更深扣着一个“稳”字。
沉稳之处宛如一座不可撼动的山岳,凶猛之处又似波涛汹涌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