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這些喬珍珍見過或聽過的人,還有一些她聽都沒聽過的人也來了,比如商務部的王主任,教育廳的馬主任,還有交通部的劉局長等等。
江二哥和黃三自然也來了,兩人腦袋擠在一處小聲嘀咕著:「這些人看著不簡單,都是哪裡來的?」
「看到穿軍裝的那幾個人沒,商務部的王主任見了他都得低頭哈腰呢,雖然人家特地把軍銜摘了,但看這陣仗,一看就知道是個大人物。」
「我還看到京城機械廠,農機局,還有製藥廠那邊都來人了,這可都是國營大廠,平時心氣兒高著呢,怎麼還有空來參加咱這種私營小廠的開業儀式?」
「宋哥和老闆平時看著不顯山不露水的,實際上,人家是刻意保持低調呢。」
兩人不約而同地看向正在前方招待賓客的宋瑾夫妻二人,只見兩人穿梭在這些人中間遊刃有餘,談笑自若,不佩服不行啊。
不僅是黃三和江二哥在感嘆,現場的很多人也都在私底下小聲討論,這宋氏機械廠到底是個什麼背景,怎麼來了這麼多有頭有臉的大人物。
比如建設部的孫處長現在就正在琢磨呢,他也曾是顧學中的學生,這次也是顧老打電話叫他如果有空的話就過來湊個人氣。
本來抱著給老師一個面子的心態,他才過來給這個連面都沒見過的小師弟捧場,但沒想到到了這邊,竟碰到不少熟人,還有些是他平時也接觸不到的人。
看來這小師弟根本不需要他來捧場,人家面子比他還大呢。
喬珍珍後來私下問了宋瑾,他說有些是老師幫忙喊過來撐門面的,有些是趙司令的朋友,都擔心他第一天開業太冷清,所以才主動幫忙叫了一些人過來。喬珍珍聽了之後,在心裡琢磨著以後要好好報答這些人。
此時,趙大剛、顧學中還有宋瑾正站在一起說話,趙大剛是非常看重宋瑾的,不僅是欣賞他的個人能力,也看重這人的人品和膽識。
「老顧,你是收了一個好學生啊。」
「老趙,這還用你說,宋瑾可是我的關門弟子,他還說以後要給我養老送終的呢。」
顧老的兒子已失去聯繫多年,是生是死都不得而知,他早就做好了孤獨終老的準備,將來退休了打算直接去住養老院,可宋瑾和喬珍珍兩人硬說要給他養老送終,不答應都不行。
趙大剛全家都是參加過革命的英雄烈士,老婆孩子全都為革命事業犧牲了,現在全家就只剩下他一個人。
他跟顧老認識多年,兩個人一個秀才一個兵,每次見面都是吵吵鬧鬧的,誰也不服誰,但趙大剛突然就羨慕起了顧學中,誰叫人家有宋瑾這麼一個好學生呢,說是半個兒子也不為過。
要不,咱也認宋瑾做乾兒子?
顧老還不知道趙大剛這個糙兵老頭正在琢磨著拐帶他好學生的事情,還在得瑟地發表他那凡爾賽式的講話。
為了給這次開業儀式製造點噱頭,除了剪彩活動之外,喬珍珍還準備了一個交付儀式,交付的產品自然是辣椒廠的生產線設備。
這也是宋瑾加班加點弄出來的,陝北的那邊的已經發過去了,許工和趙工也跟著過去幫忙調試組裝,剩下的都是京城辣椒廠的。
城南總部那邊都已經組裝完成了,為了這個開業儀式,只特意留下了城西分廠的一部設備。
只見在宋氏機械廠大門右側的空地上,整整齊齊排列擺放著二十多台高大的機械設備,每個機器前還用大紅綢緞扎了一朵大紅花,不僅喜慶好看,還特別有氣勢。
被擦得油光鋥亮的全機械,在陽光的照耀下,散發著金屬質感的光芒,再配上宋瑾寫的講演稿,抑揚頓挫,激情盎然,現場的掌聲就沒停止過。
「未來屬於腳踏實地的實幹家,屬於乘風破浪的創者,面對國內外的各種形勢、變化、要求,我們只有擼起袖子加油干,才能不斷積累動能,創造輝煌!讓我們一起加油,為早日實現四個現代化而努力!」
最後的開業儀式在趙大剛的講話中圓滿結束。
喬珍珍為前來參加開業儀式的所有人都準備一份伴手禮,除了精心設計的宋氏機械宣傳冊之外,還有一份食品禮盒,裡面放了水果、糕點,以及喬氏辣椒醬。
大家都乘興而來,滿載而歸。
報社的攝影師今天拍了好多組照片,喬珍珍給他額外包了個紅包,讓其幫忙全部多洗一份,她打算留作紀念,這也是一份美好的回憶。
三天後,宋氏機械廠接到了除喬氏產業外的第一筆訂單,農機局發來的關於開溝機的一個合作項目,確切的說,這只是一種關於農田開溝的機械部件,因為這種設備是要靠拖拉機牽引才能完成工作。
簡單來說,就是這個東西要裝在拖拉機上,靠拖拉機的動力去幫助其完成開溝的工作。不僅是開溝機,現在還有很多設備都是這樣的,要麼靠拖拉機,要麼靠人工。
不過,靠人工去提供動力的都是一些微小型農機。
宋瑾現在是幹勁十足,光是設計初稿就畫了十幾張。
而且還有個好消息,除了廠里之前招聘過來的三位工程機械設計師之外,宋瑾又得到了兩位得力助手,就是他以前京城大學同寢室的同學,李啟明和徐方亮。
兩人今年也畢業了,本來一個是要分配到農機局,一個要分配到京城第一機械廠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1t;)
&1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