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得知榕树村种下的红薯能收了,一传十十传百的,大家便呼啦啦的都来瞧一瞧。
一则是亲眼看看这传说中的红薯良种,是不是真的像大家说的那般,能亩产千斤?
二则是趁机讨要一些种子,好让自家也能种上。
先前来讨要,没能要到,可如今这一茬种下去的红薯有了收成,总该有多余的红薯能卖给他们一些作种子了吧。
待将红薯都挖出来,一个个红薯装进麻袋里,上秤称重。
一亩地的产量竟有一千五百斤。
村民们家家户户依次称过,差不多都是这个产量,哪怕有些不同,相差的也并不大。
围观的百姓们见状,都被这么高的产量给惊呆了。
而榕树村的村民们则是喜气洋洋,笑逐颜开。
这么多的红薯,这个冬天都不用担心会挨饿了!
而东阳县令得知这一季的红薯亩产竟有一千五百斤后,当即也顾不得斯文了,慌忙挽起袖子和裤脚,亲自下田查看红薯的情况,又看着人再称了一遍重量。
最后确认亩产真的有一千五百斤后,东阳县令捂着扑通扑通直跳的小心脏,激动得脸都红了。
一千五百斤啊!
竟比上次的产量还要高!
等回去后,他要立刻写奏折,将这一季红薯的收成情况禀报给陛下。
说起来,太子殿下运走的那些红薯,如今差不多也到了该收成的时候。
就是不知道这红薯在京城种植,产量会如何?
距离榕树村千里之外的
京城北郊。
北郊的皇庄里,此时正热闹非凡。
自从太子祁璟从榕树村运来了高产新种后,北郊的这座皇庄便被用来试验种植新种。
朝野上下对此也十分关注。
前几日,皇庄里的管事禀报红薯长成了后,宣平帝便带着一众皇子和文武大臣,驾临了皇庄,要亲眼看着红薯被挖出来,称重。
这等力气活,自有庄子上的奴仆去做,但宣平帝实在按捺不住内心的期待和激动,最后干脆挽了袖口,拿着把锄头亲自下田去挖红薯。
皇帝都亲自动手了,其他人哪敢干看着,也不管会不会干活了,纷纷也都跟着下了田。
哪怕只是假装一下,做做样子也好。
待挖了一亩地的红薯后,宣平帝站在大秤前,亲自看着一袋袋的红薯秤了重。
一旁记录的官员极力控制着自己,才能稳住手不哆嗦,将称重的结果一笔笔记录下来。
待红薯都称重后,亩产竟有两千斤。
记录的那官员唯恐自己算错了,慌忙又算了两遍。
发现确实是亩产两千斤,并没有算错后,当即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高声报喜道:“陛下大喜,这一亩红薯的产量是两千斤,足足有两千斤啊!”
宣平帝霎时又惊又喜。
先前在榕树村周家发现的红薯,太子和钦差大臣的折子里写的都是亩产一千三百斤。
这般高产,就已经足够令人欣喜了。
没想到从周家拿回来的红薯种子,种在这北郊的皇庄里,短
短三个多月,便有了亩产两千斤的收获。
这实在是太出乎意料了!
实际上这亩产两千斤并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事。
先前季云舒是种在周家后院的,周家后院的那块菜地并不怎么肥沃,她平时打理的也不够勤快。
可是如今却是种在皇庄里的,皇庄里的地都是上等良田,又有庄户精心耕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