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单是典库来做这件事确实太难,但这件事若是下放到民间由一些读书人和爱书如痴的人来做,再由典库作辅会简单许多。”程幼说到此处念头一转忽然又道“许多残卷也并非只是些供人娱乐的,还有许多百工之术。”
“如农桑便有育稻蓄豚、养蚕织造;制造有制船、架桥、铸铁器……”
“大国重工……”正说着,程幼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忽然止住了话。
“怎么停下了?”太后疑惑地问。
“……我”
“在我宫你不必拘束”
“我只是觉得许多这样好的书,残缺着只能束之高阁,特别可惜……”他低了地头,手指有些不安地扣着桌面。
上一世,他在贬至冷宫,宫殿空旷,日头一寸一寸移动,时光寂寞得让人狂,好在有书。
再后来,他流放到岭南,唯一相伴的只有书,一卷一卷、一室一室……或残或全,日复一日终日相伴。
如今,他再看这些书,看书上横竖撇点折的字总是很有熟悉感,那种熟悉感都几乎旧朋友相伴时的安定。
“你说的很不错,没曾想到你还有这些远见……”
心中刚刚浮起的伤感顿时散去,程幼听得有些耳热。
活了两辈子,远见可能也就这点吧。
李牧入殿便是两人相处融洽的画面,心下诧异,面上倒仍是冷冷淡淡的。
“母后”李牧向太后微微俯身行礼时程幼连忙起身退到一旁。
作者有话说:
先更到这,三十号再见哦,muma((c)
第16章似真似假的偏爱
李牧一进来,太后便敛下看向程幼时的慈爱笑意,尽一国太后的端庄威严。
“坐,容熙沏一壶清茶。”
李牧喜欢喝清茶。
“小幼可喝什么?”
程幼正想着别的事情愣了一下,下意识摇了摇头。
太后看着他呆呆愣愣的模样笑了一下,只是朝容熙道“给他做碗甜羹。”
一整日也不见这孩子喝什么汤水。
李牧看了眼程幼,搁在膝盖上的手微动。
“皇上,今日来是为了胡羌国来访的事?”
提到胡羌国,程幼下意识屏息。
早年大夏国和胡羌国交恶,太后的胞弟和阿父因两国交战惨死,一直是太后心中难言之痛。
后来李牧上位,为了蓄养国力便和胡羌国通商交好,底下两国百姓相处算得上融洽,但太后却不曾给过胡羌国一个好脸色,甚至因此对李牧隐有怨责。
李牧这个人,无论什么事都将利弊算得清清楚楚。
想着程幼又不动声色地想李牧处看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