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溪心疼地道:“娘,别太操劳了,要不我帮您烧火吧?”
周氏板起脸:“憨娃子,不要捣乱,快出去。”
沈溪还想坚持,林黛跑上前拉着他的手:“听娘的话,我们到外面去玩吧。”
沈溪拧不过她们这对脾气一脉相承的婆媳,只好与林黛来到外面的院子。
沈溪想起来,院子有个杂物房,里面摆着一些木板和木匠工具,不过这些东西上沾满了灰尘,也不知多久没人用过了。
沈溪看东西都是现成的,脑中灵光一闪:“黛儿,你看娘亲烧饭那么辛苦,现在你搭把手,就能减轻娘的劳累,你愿不愿意?”
林黛点头答应:“嗯嗯,只要为娘亲好,我听你的。”
沈溪想减轻母亲烧火的辛劳,脑海里浮现出了新世纪不少农村在使用的鼓风机。
沈溪曾翻阅过古籍里,有记载东汉初年,南阳太守杜诗设计并制造了一种水力鼓风机用于冶金铸造。
但厨房灶台所用的风箱却是清朝中期才出现。
沈溪对于风箱的构造比较熟悉,眼下有现成的工具,他想试试能否将其做出来。
沈溪没有现成的纸笔来制作图纸,只能根据脑子里的记忆来构建骨架。
也是运气不错,杂物房里有个破旧的箱子跟风箱外型很像,他只需要把里面的结构丰富完善。
说干就干,沈溪在杂物房里用锯子锯,拿锤子和钉子敲敲打打,一个风箱的雏形已经出现。
虽然活塞和活门很难固定,但他毕竟是成年人的思维,曾经亲手组装过清代风箱,算得上是驾轻就熟。
等沈溪把风箱组装好,抱着他的劳动成果来到院子里,一边试着拉动风箱拉杆,一边试风口有没有风吹出来。
因为严密性做的不是很好,风倒是有,却不是很强烈,但用在锅灶上比起简单用嘴去吹好多了。
林黛刚开始还帮着沈溪打下手,到后面她觉得沈溪做的东西似乎和灶台没什么关系便袖手旁观了。
当这会儿沈溪试验风箱效果的时候,林黛已经扯着周氏来到院子里。
“娘,您看,哥哥他不知道在做什么,弄了个稀奇古怪的东西出来。”
老远沈溪就听到林黛在打小报告。
周氏到院子里,见儿子正拿着锤子在一个木箱上敲敲打打,火冒三丈地训斥道:
“你个憨娃子,这里是主家借给咱们一家子暂住的,宅子里的东西哪儿是你随便乱碰的?看老娘不揍死你!”
沈溪赶紧解释道:“娘,我做的是风箱,您先别不问情由就打人啊。”
说着,沈溪走过去从地上抱起风箱,凑到周氏面前,表功道:
“我见娘你在灶台那儿吹得一脸烟灰,我就想能不能做个风箱代替娘吹风,这样娘以后烧火时不用嘴去吹火就烧得很旺了,能省不少工夫。”
周氏觉得儿子有孝心是好事,挥起的扫帚也就打不下去了。
“你个憨娃子,大人都不会做的东西,你瞎倒腾什么?还不赶紧把东西还原……
要是让主家的人看到,那还了得?”
沈溪见老娘已经不生气了,放下风箱,笑盈盈道:“娘没用过,怎么知道不好使?
我给娘演示一下,娘,您看就拉这里,来回这么一拉一推……你看这儿,就有风吹出来了。”
周氏原本不相信自己儿子能发明什么好东西,但顺着沈溪的演示看过去,果然沈溪拉动把手,旁边凿出来的孔洞就有风吹出来,把地上的尘土吹起不少。
就在这时,侧院门口传来说话声,原来是沈明钧干完活回来了,与他一道回来的还有王家负责家务统筹的刘管家。
刘管家是个四十多岁、留着山羊胡的痩削中年,一看就很精明。
二人一边说一边进门,正好瞅见沈溪在那儿摆弄他的风箱。
刘管家好奇地问道:“这是何物?”
周氏紧张回答:“回刘管家的话,这是小儿瞎捣鼓出来的东西,说叫风箱,能往灶台里吹风。妾身这就让他拆了,放回房去。”
刘管家目光没离开风箱,摆了摆手,蹲下来仔细打量一番这才看向沈溪:“这东西,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