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点很令人心动。
百姓与€€养猪一般,在耕种的间隙挖了水塘,引种水藻,打草养鱼。
不过月余,郁徵实际控制的县里,十家有七家都养起了€€圆黄鱼。
有些人家为了€€多养些水藻,还会专门用口大水缸,直接在院子里养。
在有阳光的情况下,养水藻的效率还挺高。
郁徵渐渐现,鱼粪之所€€以能变成肥料,应该是水藻调节过圆黄鱼的肠道€€菌群,某些肠道€€菌群有特殊的酵效果,能将特定的水藻酵成肥料。
这样的话,鱼只要吃水藻就能产生肥料,量少一点也没关系。
这个时代€€种田最缺农药与€€肥料,肥料问题得以解决后,无论是良田还是贫田,都能种出不错的东西。
当然,这个不错是相对于本地的现状而言。
这个时代€€因为农业技术水平相对低下,种子形状不够优良,肥料、农药等不足的原因,水稻等亩产三百斤就算高产,与€€后世€€那种亩产千斤的情况完全不能比。
现在有了€€肥料,去年新开垦出来的贫瘠土地也能产出不错的粮食,好些百姓家中可耕种的土地一下多了€€不少。
百姓有了€€奔头,自然愿意往农田里下力气€€。
许多家里贫困的乡民,还特地多借了€€些种子,打算趁着有田有肥,多出点力,早日€€翻身。
各县近来的风气€€非常好。
郁徵出去巡视的时候,能看到漫山遍野都是劳作的农人。
农人们也不光是干那些枯燥繁重的农活,他们会边干活边聊天,灵巧一点的会唱山歌与€€唱诗。
郁徵对诗乐不了€€解,郡王府内的戏班子也因为没有银钱的缘故,从未建起过,他也是第一回知道€€,原来邑涞这地界的民歌那么丰富。
野外经常出现一人唱多人和的景象,那歌声响彻云霄,
郁徵很少见这一面,偶尔听到,感€€觉还挺有趣。
大概环境无论如何匮乏,都无法磨灭人类的浪漫与€€对美的向往。
与€€去年相比,百姓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无论是谁,脸上都多了€€笑模样。
郁徵经常出去巡视,百姓对他已经非常熟悉了€€,见到他的马还会在路边喊上一句郡王老爷。
郁徵也不纠正百姓的称呼,常隔着人与€€百姓寒暄几声。
郁徵没什么架子,知道€€的事情也多,不说对本地了€€如指掌,也不存在被欺瞒的情况。
县令与€€乡绅再不能一手遮天,为此,本地的风气€€都好了€€不少。
圆黄鱼长€€得很快,滋味也不错。
它虽然没办法和肉质细嫩的鲈鱼、鳜鱼等鱼相比,但和一般的草鱼、鲤鱼也差不了€€多少,百姓习惯放入酱料和各种蔬菜去炖,炖出来的鱼滋味很不错。
郁徵有时候在外头住店,还会吃各家炖出来的圆黄鱼。
圆黄鱼好吃好养,百姓间风评很不错,还有许多读书人会写诗来夸这种鱼。
郁徵也不知是百姓鱼吃多了€€,还是心态好了€€,他们的脸色要比之前好不少。
今年风调雨顺,政通人和,郁徵的日€€子也过得极为舒爽。
除了€€想到左行怀的时候,总让他感€€觉像摸到了€€点毛刺,不会造成严重后果,但总让人心情不舒爽。
左行怀最近也忙,他本就是个大忙人,先前故意接近郁徵,郁徵方能时时看见他。
现如今他不怎么下山,郁徵也很少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