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三七小说网>足迹丈量过祖国那些名山大川 > 第二十二章 学会如何布阵(第1页)

第二十二章 学会如何布阵(第1页)

林阳看了大阵的构成,是以乾艮巽坤四间地,为天地风云正阵,作为正。西北为乾地,乾为天阵。西南为坤地,坤为地阵。东南之地为巽居,巽者为风阵。东北之地为艮居,艮者为山,山川出云,为云阵,在以水火金木为龙虎鸟蛇四奇阵,作为奇。布阵是左为青龙阵,右为白虎阵,前为朱雀鸟阵,后为玄武蛇阵,其中大阵中枢就是以阳眼前金字塔居之。八阵又布于总阵中,应对八座主峰,总阵为八八六十四阵,应对其余山峰,加上丘陵二十四阵组成。总阵阴阳之各三十二阵,阳有三十二阵,阴有三十二阵。丘陵二十四阵,在八十八阵之后,凡矮坡、低谷、沟渠、河谷、丘陵、树木,全在是大阵布局的延伸

大阵是集团方阵。从阵式编成上看,每个大阵都具有八个方向。每一个方向,都编有一个中阵。全阵八个方向,编有八个中阵,分别赋予天、地、风、云和龙、虎、鸟、蛇的代号。分别地看,是八个中阵,合起来看,八个中阵组成一个大阵,所谓“散而成八,复而为一”。大阵的中央,即是金字塔,即“中心零者,大将握之,四面八方,皆取准焉”。根据“阵数有九”的说法,大阵中央也可视为一个中阵。

这个大阵,平时编组为六小阵,中央编组为十六小阵,整个大方阵共六十四小阵,正符合黑竹沟八八六十四堆山峰之数。大方阵之后,还有二十四小阵,则共编为八十八小阵。看到这林阳推测,丘陵的编组,是将二小阵编组为一组,将三组编为一冲,共四冲十二组。为了防御时迟滞敌之进攻,在大阵的外围还设置了树木和滕蔓和鹿角等障碍物。

所有的大阵都有一个原则,就是包容和对称。

大阵的大、中、小阵之间,在排列中具有包含容纳的关系。大阵由中阵编成,中阵由小阵编组。从全阵看,“阵间容阵,队间容队”,“大阵包小阵,大山包小山”。在排列的阵式结构上,则保持两两平衡,形成“隅落钩连,曲折相对”阵的角落互相牵连呼应,一曲一折,彼此相对的状态。

第二个原则,是中外和离合。

大阵在兵力配置也就是自然环境的配置上,区分为中外,即区分为中央和外围。其主要树木配置在外围;以少而精的山峰配置在中央,形成厚外薄中、外重中轻、外实中虚的排列部署。“大阵之法,虚中之法也,自而至阵法,皆虚其中焉”。在配置阵地时,讲究离合。阵地上,往往有丘阜、沟壑、林木等地形障碍;因此讲究离,对其进行必要的分散配置,以避开障碍,又讲究合,在分散配置以后,能在中枢统一指挥下迅合成作战。

第三个原则,是奇正。

布阵时,把山峰区分为正兵,即常规作战部队,和奇兵也就是丘陵,即非常规作战部队。在区分奇正时,是把整个大阵区分为“四为正,四为奇”。在部署奇正时,“各以一正而间于一奇”。在八个中阵之外,还区分出“余奇”之兵,即中央大阵金字塔。

大阵排列由山川、河流、树木变化而来。布阵相传是根据古代丘井之法制定的。丘井之法是一块井田划出四条交叉的道路,八家共处其中,形状像“井”字,开方是九。列阵时,按此格局,把“井”字的四隅做为无兵的闲地只在前、后、左、右、中五处部署实兵,形成八阵的起点五阵,即“数起于五”。

作战时,把五阵中央大部兵力调到四块闲地上,做到“虚其中”,使“中心”仅存“零者”。调出的四支奇兵,机动到四块闲地上,与前、后、左、右四处原有的实兵一起,形成“环其四面,诸部连绕”的方阵队形,于是“四奇四正而八阵生焉”,即“终于八”,这样由五阵列成了八阵。五阵就是八阵,但是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八阵的简化形式,八阵是五阵的完成形式。

树木运用之法

阵内树木在布阵中即面对着面,攻击共同的敌人;又背靠着背,彼此保护侧后不受攻击,做到“其树之列,面面相向,背背相承”。也就是说每个树木和每个藤蔓在大阵中都有他的应用和价值。

八阵具有全方位作战的功能,有四正可充当四头(翼侧),有四奇、四冲可充当八尾(增援部队),任何方向受到攻击,该方向不必作出根本变更,即可完成主要作战方向的部署,形成阵、翼侧和殿后的兵力配置。

一处受到攻击,相邻左右中阵可自动作为两翼,前来钳击来犯之敌。这就是“四头八尾,触处为,敌冲其中,两头皆救”。

阵内最活跃、机动性最强的是骑兵即河流,“尾相救,变用不穷,皆出于冲骑”。其运用方法是:赋予其侧击、佯动、伏击、断敌粮道、阻击、尾击和行军、宿营、布阵时的警戒等广泛任务,平时横列成两排,寄托大方阵之后,“行则居前,止则居后,战则进退无常位”。

为适应不同的地形,布阵须视情将阵形调整为方、圆、曲、直、锐等形状,又需根据作用不同的需要,调整其阵中兵力配置,组成不同的阵势。例如,行军时组成行结阵的阵势,备战时组成敛兵待敌的阵势,防御时组成先锋应敌的阵势、追击时组成战胜追逐、收阵整兵的阵势,阻击时组成据险阻敌的阵势,等等。

明白大阵的奥妙,在于它能够根据环境和地形,灵活变化,随机应变。大阵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八卦的方位和属性,将八个阵法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八个阵法分别是:乾阵、坤阵、震阵、巽阵、坎阵、离阵、艮阵、兑阵。每个阵法都有其特点和功能,如乾阵为天,主攻;坤阵为地,主守;震阵为雷,主动;巽阵为风,主散;坎阵为水,主陷;离阵为火,主烧;艮阵为山,主固;兑阵为泽,主悦。这八个阵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相互组合,形成无穷的变化。

黑竹沟的布置,是根据山峰的方位和属性,将八个阵法分别安置在八个方向,形成一个圆形的阵型。这个阵型的中心,是金字塔所在的位置,也是指挥的核心。金字塔通过阳光的折射,出各种信号,指挥着八个方向,进行攻防。大阵的特点,是能够根据敌人的进攻方向,迅调整阵法,使敌人陷入迷惑,无法突破。,是能够利用地形和火攻,造成敌人的混乱和损失,使敌人无法抵挡。

大阵最基本的作用,就是会让进入阵中的人迷失方向,找不到出去的路。其次,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会因为被困于阵中,心烦意乱,饥渴难耐,加上自然界的声音、风雨、雾气、阳光、温度等的综合影响,逐渐消磨人的精神气力,最终因体力不支而死于阵中。

因此,大阵其实就相当于现代的迷宫。只不过大阵迷宫是按照阴阳八卦的原理排列而成。其中暗含兵法中的虚实之道。兵法中的虚,在阵中即相当于死胡同或者回头路。兵法中的实,即相当于阵中的正确路径。大阵中的虚实之道,有可能是七虚一实。按照周易六爻计算,七虚重叠六次,就相当于七的六次方,也就是六个七的乘积,共有十一万七千六百四十九种变化。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不懂得阵法的奥妙,需要尝试十一万七千六百四十九次才能找到正确的出路。每试错一次,就相当于遭遇了一次敌人。试错十一万七千多次,就相当于遭遇了十一万七千多个敌人。由此可见,大阵杀人并不夸张。

每一个大阵中,都用高低不等的巷山峦。层层叠叠,曲折反复。这些山峦的高度应该都在三百米米以上。只高不低,甚至在千米之上。即便是站在高处也无法从上俯看大阵。由于山峦处外观相似,岔路纵横,毫无规律。即使反复行走数遍,也无法记住路径的样子。再加上看不到周围的山川景物,人进入阵中以后,就会完全失去方向感和参照物。只能像无头苍蝇一样,四处乱走。如果误入到阵中,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有时候,走着走着就进了死胡同,有时候走着走着又绕回原地。有时候好像走到了正确的路线上,可是,由于假的岔路共有六层之多,即便是前面几层都找到了正确的路径,由于后面一层走错岔路,以至于会认为自己之前的路全选错了。于是,一错再错,直至深陷其中,不能出来,直到累死气死为止。

要知道,现代的迷宫只是作为娱乐工具,消遣心情而已。而古代的大阵是用来防御敌人、消灭敌人的。所以,一旦迷失在大阵中,如果没有外界救援的话,都会被活活累死气死渴死饿死在阵中。这就是大阵的可怕之处

此间大阵的威力无比:“阵间容阵、队间容队;以前为后,以后为前;进无奔、退无遽走;四头八尾,触处为;敌冲其中、两头皆救;奇正相生,循环无端;尾相应、隐显莫测;料事如神,临机应变。”“大阵之法,一阵之中,两阵相从,一战一守;中外轻重,刚柔之节,彼此虚实,主客先后,经纬变动,正因为基,奇因突进,多因互作,后勤保证。

林阳看了大阵的全部。了解了全部。既感叹古人的智慧,又感叹现在的自己能学会这个大阵。古人能想到,布置大阵的时候。以山为地势,以水为行。借助山川、河流、自然风水能借助大自然的一切布阵

林阳感到为这些迷失的死掉的人们不值。迷失和死掉的都是被困在大阵中,长时间没有饮食,在加上担心害怕,死亡只是迟早的事。

了解完大阵的始末之后,林阳开始破阵。“这是什么?”林阳现一种绿色植物,枝叶叉开,根茎颀长,哇塞!这是重楼,一种可入药的药材。

林阳马上拿出手机对重楼进行拍摄,采下标本做详细记录。路途中,花类物种众多,如佛甲草杜鹃花、类野升麻、唐松草、蔷薇、马先蒿、一把伞南星、杓兰、碎米荠等,很多具有较好的观赏性,当然还有许多可食用的药材,比如野生灵芝。还见到了有“植物界大熊猫”之称的珙桐,以及不寻常的高大珍稀树种乔木杜鹃。大阵保留下来很多稀有的植物。没有被外界人所开采。唉,这也是一种变相的保护吧。

随着林阳的破阵,突遇林间弥漫大雾,林阳只能靠着指南针前行。然而,走来走去,却现一直在一个地方打转,因为随身携带的七八个指南针,同时失灵了。

阵中还有地磁,这是古人借助这里的磁效应布置的阵中阵,林阳装起指北针,完全凭借自己的感觉破解

继续往里走,依旧未见异常。然而,当进入石门关后,怪事生了。

在gps的指引下,往南走了两公里会现,子午测量仪上的数值显示为495oo纳特。在北半球,越往南走,离赤道越近,磁场应该越弱,怎么这里却反过来了呢?黑竹沟存在地磁异常。

林阳在破阵途中稍作休整。

难道,除了地球磁场外,还存在着其他磁场?

“当林阳走进黑竹沟地磁偏转的核心区域,机械式指北针偏转度很大,随着海拔高度降低,走出峡谷时,地磁偏转就消失了。而此时林阳就是对黑竹沟地磁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进行探测,看看大阵都有磁效应,林阳试图揭开其神秘面纱。

当时,林阳在核心区的不同点位,先后多次利用电子指北针和机械指北针测量数据,对罗索依达沟内的地磁带进行比较测试,在测试点2714米处,测到地磁带偏转达3o°之多——这也是迄今第一次人类在此实地测得的数据。

曾有专家通过经验判断加上采样鉴定,当地岩石确定为含铁量高的玄武岩。石门关存在着大量玄武岩,它们各自释放磁性形成了磁场,并对原本的地球磁场产生了干扰。这样一来,指南针就失灵了。

不同的玄武岩,含铁量不同,磁场强度不同,为了更精准地做出判断,特意在山上、路边、河谷等地采了七八块石头样本,带回实验室进一步检测。

在此地也着实遭遇了很多不同寻常的现象:对讲机出之前测试明明没问题,但是进入黑竹沟里就没有信号;gps、北斗测量仪在外面连续使用几天都没事,但是在沟里两三个小时电就耗尽,其间还出现信号断点。

此次徒步核心区域穿越共4天,线路总长度53公里(进山线路24公里,核心区穿越线路29公里),成功完成了史上次穿越黑竹沟罗索依达峡谷,基本探明情况,动物、植物、地形、云雾天气、危险路段、地磁偏转等资料都被记录下来,带出大量珍贵的一手科考资料,探明黑竹沟最后一处未被前人探明的处女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