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的魔力永远不能出体内,会永远禁锢在他的身体里。
虽然他也能强化力量,但是永远有缺陷,那就是一点远程都没有,并且永远不能利用魔法飞行。
安亚虽然也是近战魔法师,但是也会具备基本的远程能力,只是重点偏移在近战而已。
木沙的选择基本告别了顶尖高手的宝座,因为每一个顶尖高手都不会具备明显的缺陷。
即便是肉身,在某些特殊属性下的强者也会很恐怖,光明,金,两种属性的强者在肉身是最强的。
但这是所有魔法师的共性,这并不能拉开彼此的差距。
可是没有远程手段和注定不能飞翔这种缺陷太明显了。
谁不想百米之外动魔法取人级,或是飞翔在千米之外动禁咒毁天灭地。
可惜这些都与木沙没有关系了,他注定是个短手。
安亚在内心无比自责,为什么不细心点给他科普一下呢。
这种错误的方法叫塞尔达理论,刚开始他并不是错误的。
它的诞生是为了创造极限战士开的理论,后来没有配套的锻炼术而被抛弃。
因为肉身有极限,并且没有具体越极限的锻炼方式,所以被时代遗弃了。
其实这也不怪安亚,作为一个贵族之家,这种知识对他来说就像吃饭要张嘴一般顺其自然,碰到木沙这种毫无基础的人,一时疏忽了。
不过木沙本人到是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
他全身光,纯白色微光在皮肤下流淌,淡金色的纹路布满身躯,充斥着力量感。
眼眸则是纯金色,只看这样到是威风凛凛,像是书里下凡的神祇。
瞳孔与纹路这是塞尔达流派的重要标志,极限战士流派,也被称之为最唬人的流派,华丽的外表与不相符的战力格格不入。
安亚的目光也被吸引过去了“淡白色的光流转,是光明属性,纯金色的眼眸生命属性,居然也是双属性。”
安亚的内心有惊叹,有失望,如果是正常觉醒也是个天才,双属性乃至多属性并不少见,只是多数时候双属性的相性并不能契合。木沙的光明与生命属性搭配则是强大的生命力与无与伦比的身体力量。
但就生命属性来说,能治疗别人,也能剥夺对手生机。但是他魔法无法外放,只能治疗自己,某种程度来说废了。
因为如果仅仅是治疗自己那请个牧师也是一样的效果。
金瞳光明属性,强化肉身百邪不侵,并且神圣力量出击碎一切黑暗与毒物。
如今也只能强化肉身,没有了外放效果,最强光明系禁咒阳光普照也与他没关系了。
一个魔法无法外放的光明系,呵呵。充其量是肉盾的命。
安亚摇了摇头“以后你就跟在莉莉娅身边做个骑士吧,家族会养你的”
以洛洛薇雅家族的势力,双属性契合人才不是稀有货。
更何况不能外放的,不过也不用太过悲伤,木沙去做骑士正好合适。
寸步不离身的骑士正好适合他。近身保护好就好,当个肉盾挺完美。
只是没人注意安亚眼底一闪而逝的愧疚,似乎他早已知道结局,或者说是被引导的结局?
也许这是安亚能想到最好的方式了,一个身份不明的人,与侄女成为了好友,只要培养好,绝对是忠心耿耿的死士,大家族的死士就是这样的,培养他们靠的不是洗脑,不是以身体记忆的方式强行让他们卖命,这是小家族为了短时间内培养死士想出来的方式。
安亚的家族有足够的底蕴,各种安保措施都是有固定的补充方式,不急于一时,所以培养死士最好的方式是不让他知道自己是死士,从小一起长大,且对对方有感情和感恩,如此才是完美的死士,他们会自内心的保护某人,不用担心背叛。
只是安亚没想过普通人也有梦想,他认为吃喝不愁便是一个普通人最大的愿望,其实不然。
每一个为了生活,为了那一点可怜的生存经费疲于奔波的普通人,都曾是满怀希望的少年,他们的梦想从来不是那点勉强生活的金钱。
或许每个月能多出来一点钱娱乐,那也仅仅是庞然大物们,为了确保为他们工作的人不会精神崩溃,而施舍出来的一点钱罢了,毕竟这样完美的劳动力,是任何动物都不能取代的。
生病了,自己从那可怜的收入里分出一部分去治病,每一次生病都会打乱生活的节奏,甚至请假还要扣那微薄的收入
生了大病,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辛辛苦苦化为虚无,治好了又是重新开始的一天,哇哦,真励志呢。
一头驴拉磨,起码它的主人会给它提供驴圈,可是人还得买,用3o年时间买,或许不止3o年,驴要是拉磨三十年只为个驴圈,吃喝另算,生病自己治,它都能进化出语言系统骂娘,当然这种强度它也活不到三十年,人可比驴能吃苦多了。
有时候玩游戏都知道,爆兵需要建造兵营,扩建房屋才能增加农民,而不是先增加农名和兵再让他们扩建房屋和兵营,然后再继续卖命,游戏里都简单明了的规则,到了人世间,却如此困难,还让大多数人习以为常,让他们认为世间的规则就是如此。
其实如果因为居无定所而产生不了足够的劳动力,那该着急的不是他们,而是既得利益者,他们更担心,但是人的生存能力和不能同心意味着,他们永远要受制于人,不能随心所欲。动植物少了必要的生活条件,都能分分钟死给你看,人就不一样了,他们可以自己克服,完美,完美!
普通人的一生是什么,从个体来看,是来世间体验人生,应当有精彩的一生,不枉来此世间。然后社会中的一切都在告诉你,平平安安,稳定的家庭,稳定的工作是最难得的。
还没有表达看法,人生观便被决定了,所以大多数人便以平平安安的一生为目标,可是我们都还记得我们小时候的愿望可不是那几十平的水泥屋,可不是那为了那一丁点生活费窝囊的过着牛马生活。
大多数成家的人会变得成熟,可不是吗?有了枷锁,当然得成熟,不敢轻易撂挑子,这是对生活无奈的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