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隋丽的分析,王远觉得有一定的道理。
不管影视作品、小说还是歌曲,都必须在适当的时间出现,否则明珠也会蒙尘。
以1995年上映的《大话西游》为例,该片的总投资高达六千万港币,上映后两岸三地的总票房加起来才五千多万港币,直接导致周星池的彩星电影公司破产倒闭。
卢冠庭夫妇为《大话西游》创作的《一生所爱》也和这部电影一样,始终不温不火。
当年王远第一次听这首歌的心情是:「什么玩意,这么难听。」
直到几年后Web1。0时代到来,在清华、北大学生的推动下,《大话西游》的口碑迎来逆转。
这首粤语歌曲搭配上至尊宝和紫霞的凄美爱情,让王远觉得顺耳了一些,不过仍然算不上是经典。
再过了十几年,离异后的王远偶然又听到了这首歌,忽然明白了什么叫做“初听不识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
与此相似的歌曲还有张学有的《偷心》,从94年发行之后就一直不温不火。当时谁都没有想到,它在三十年后会凭借一部名叫《繁花》的电视剧再度翻红。
偷心一响,宝总登场!
经典歌曲终归是经典歌曲,就算过了几十年也能历久弥香。
只不过歌还是那些歌,我们却再也回不到那个风云激荡,英雄辈出的大时代了。
“小姨,您的意思我明白,不过我并不想在唱歌上花费太多的精力……”
王远想和隋丽合作是因为他看中了华夏唱片总公司的发行能力。
作为国内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国有音像出版集团,华唱的发行渠道非常完善。京城到各省省会,再到地市和县城,就连一些交通便利的乡镇都能覆盖到。
去年李春玻的《小芳》专辑为什么能卖得那么好?
一是这首歌戳中了无数知青的内心柔软之处;二是依托了华唱的强大发行渠道,抢在盗版磁带上市前卖出了不少。
换成其他公司试试,可能正版还没卖掉50万张,盗版就已经满天飞了。
隋丽不知道王远的心思,她只是考虑到《白月光》这首歌更适合在港台发行。
此外华唱是国企,管理体制僵化。当年签了林依伦却没有捧红他,导致他后来选择了羊城新时代影音公司,凭借一首《爱情鸟》一夜成名,火遍全国。
可以说除了在内地的强大发行能力之外,华唱在其他方面全都比不上宝丽金。
考虑到这些原因,隋丽想推荐王远和宝丽金签约,和王霏那样在港岛出道。
对于这个提议,王远几乎没有考虑就拒绝了。
以前的宝丽金确实很牛逼,旗下聚集了谭咏林、黎铭、周卉敏、beyond,陈慧妗、王霏、关淑伊、黄垲芹、李可勤等众多实力派歌手。
只可惜最近几年它已经一年不如一年,到了99年就会撑不下去,只能卖身给美利坚环球唱片。
如果王远现在去和宝丽金签约,那跟48年投奔国军没啥区别。
再说了,他的人生目标非常明确,这辈子只做资本大佬和国际大导演。
歌手这个职业就是趁着年轻的时候玩一玩,顺便赚点启动资金,他不会在这方面花费太多精力,也不想签约港台那边的唱片公司。
见王远不想去港岛,隋丽考虑了一下才开口:“那我让人收几首同类型的歌曲,到时候帮你出一张忧伤歌曲专辑,把你包装成歌坛的忧郁王子。”
听完隋丽的话后,王远忍不住乐了,朴束那厮不就被人称为歌坛的“忧郁王子”吗。
“小姨,既然白月光这首歌不太适合,那就先留着吧,正好我手上还有一首民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