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中胡思乱想的王远再次抓起笔,无意识地转动着。
还真别说,他转笔的技术顶呱呱,钢笔在他手中就跟穿花蝴蝶似的上下翻飞。如果拍一段短视频放在抖音上,估计会有不少人模仿、挑战。
这又说明了一个道理,会转笔的人一般学习成绩不太好。
不过此时王远的心思已经不在高考上了。
摊牌了!不装了!他就是学渣!
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逼没法装。
一种是没有孩子装怀孕,另一种是没有才华装学霸。
统称肚里没货!
重生一次的王远当然也想考“清北复交浙科南”之类的名校,借此培养自已的高端人脉圈,奈何实力不允许。
别说他重生在高考考场上,就算重生在幼儿园小班,再读十几年书,该考不上还是考不上。
还不如想想怎么赚钱,怎么出名。
只要有足够的财富和社会名望,将来名校会反过来找他,搞不好还能混个客座教授当当。
王远想到的第一个办法是当文抄公。
这个职业是大部分重生人士的首选,只需一支笔和几张纸,比它成本更低的只有开局一个破碗的洪武帝了。
不过当文抄公容易被读者骂,毕竟他们都审美疲劳了。
可是重生了谁又能忍住不抄呢?
人前显圣(装逼)是男人的天性,就像公孔雀喜欢在母孔雀面前开屏炫耀,这些都是刻在基因里面的东西,想忍都忍不住。
手痒得慌。
「现在是94年,抄什么书比较好?传统文学吗?」
想了想王远觉得不太合适。
一是此时的传统文学已经日暮西山,再过几年网络文学就要来了。
二是他现在重回少年时期,还没有经历母死父仇的变故。他的人生经历一帆风顺,犹如泡在蜜水缸里,不可能写出思想深度太高的文学作品。
起初他想抄《人世间》,先不说他还记得住多少内容,就算他一字不差地抄出来,别人也会怀疑他找了枪手。
要知道这年头有作品研讨会,如果一部小说出版后反响很好,出版社就会请来一些圈内大佬对小说进行讨论和点评。
到时肯定会聊起作者的创作初衷,人物原型,年代背景、文学意义……甚至还会询问作者的成长环境,家庭背景,人生阅历。
生而知之的人不是没有,然而华夏文明延续了五千多年,这样的少年天才历史上出过几个?
难道王远也学韩函那样,提前宣称不参加任何研讨会、交流会和笔会?
问题是韩函本人也被方粥子质疑过,虽然他拿出了《山重门》的手稿自证清白,可是直到2024年还有很多人不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