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三七小说网>你呼叫的用户 > 第91章 年轻能吃苦(第1页)

第91章 年轻能吃苦(第1页)

至于赵跃军能不能帮菊厂卖几线设备,王远并没有做太大的指望,就当让他练练手,熟悉一下通讯行业。

他能够卖出去最好,卖不出去也没关系,反正明年临钢有一个几万线的大项目兜底。

为了调动赵跃军的积极性,王远还提出了抽成制度,只要他卖出去的东西,所得的纯利润公司和他二八分成。

对于王远来说两成并不多,因为他除了拿出十万元做为启动资金,什么都不管,就连公司注册都要赵跃军和刘家明自已去弄。

但是对于赵跃军来说,两成的利润足以让他大脑充血,心跳如雷。

打个很简单的比方,假如他今年帮公司赚取了10万元的净利润,可以从中拿走2万元的提成。

94年的2万元足以让人疯狂。

足足过了几分钟赵跃军才冷静下来,明白这些钱并不好拿。

不过王远成功调动了他的积极性,他甚至拒绝了王远让他招一两个业务员的建议。

现在公司什么业务都没有,招什么业务员,将来这些花费都要算到公司的支出里,和他本人息息相关。

赵跃军表示自已年轻能吃苦,不就是跑乡下的农话局嘛!

回头他准备自已掏钱买一辆二手摩托车,每天风雨无阻去这些地方死缠烂打。

――――――

回临钢的路上孙明浩忍不住问王远,为什么要给赵跃军那么高的提成。

王远反问道:“20个点的提成很高吗?”

“当然很高!”

孙明浩并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废二代,他举例道:“远哥,你给跃军的待遇太好了,首先基本工资太高,其次没有让他背销售任务。

我爸的公司也养了很多业务员,他们的底薪要略低于其他岗位,只有300元。另外他们每个月还要背一定的销售任务,只有超额部分才有提成奖励,提成也没有20个点这么多,一般是5-10个点……”

孙明浩说的这些东西王远自然很清楚,前世他也做过一段时间的销售,拿过的最高提成也才15个点。

20个点的提成当然也有,甚至还有更高的提成,不过一般都是针对特殊项目,或者产品本身的利润空间非常大。

王远没有急着反驳孙明浩,而是继续问他:“你爸的公司开了多少年?有多少个老业务员?他们做业务是不是早就轻车熟路?”

“哎!我爸的公司你又不是不知道……”

说到这里,孙明浩的声音戛然而止,反应过来王远话中的意思。

“你是说你的公司刚开张,没有客户基础?

那你也不能给他这么多,胃口这种东西只会越来越大,不会越来越小。你现在就给他20%,将来怎么办?”

孙明浩的唠叨并没有让王远觉得烦,人家真心把他当朋友才会说这些忠言逆耳的话。

于是他解释道:“明浩,我的情况和你爸不一样。你爸的公司是他在亲力亲为,大部分客户都是他自已跑下来的。我这家公司我不准备投入精力,如果没有高提成,跃军就没有主观能动性……”

说白了王远成立这家公司只是为了提前落子,布局明年的临钢交换机采购项目。

对这家公司他本人并不看重,做完临钢的交换机项目后,如果这家公司还没有实现自我造血功能,都没有必要继续留着。

但是这件事他现在不能跟孙明浩说,因为目前临钢还没有提出更换交换机的需求。

如果王远没有记错的话,今年10月黄书记会提出这个想法,再经过两个多月的酝酿和讨论,先由厂党委会集体表决通过,再报到部委审批,直到明年3月才成功立项。

到时候各路牛鬼蛇神都会跳出来,这场博弈一直持续到了95年年底,最后菊厂的C&C08和联响的LEX5000成功中标。其中得到部委领导支持的联响拿下了55%的份额,菊厂拿下了45%的份额。

搞笑的是97年联响把整个程控交换机部门给砍掉了,据说是因为柳倪之争导致。凡是倪支持的东西柳就要反对,因为倪到处告柳的黑状,想把柳送进监狱。

彼时两人就像小孩子打架,只要你动我一下,我必须还回去,一点亏都不能吃。

其实最开始程控交换机的部门老总罗铮想发动员工集资,成立一家分公司,员工们积极响应,很快就认筹了200万的股份,联响也在94年12月发文同意了此事。

后来不知道为什么,柳突然变卦,紧急喊停了集资事宜,罗在失望之下于96年离开了联响。

联响砍掉了交换机部门后,临钢的这些设备连保修都成了问题,王远记得王景林提起过这件事,还骂某些人利益熏心,所以他对这个项目记忆深刻。

被联响坑了的单位当然不止临钢一家,其中最牛的当属在紫禁城内办公的中办和国办。

为了支持民族品牌,95年中办和国办分别采购了几台LEX5000用来打电话,结果才用了两年多,联响就不玩程控交换机了。

当然,就算联响砍掉了整个交换机部门,也绝对不敢断掉这两家单位的保修,估计仓库里的LEX5000备品备件还是留了一些,不过临钢肯定没有这种特殊待遇了。

这些事情现在还没有发生,王远自然不会说,他倒不是害怕被科研机构抓去切片研究,而是害怕说了会导致历史发生偏差。

另外他给赵跃军的并不是公司股份,而是销售提成,还有诸多限制。

假如赵跃军通过自身努力帮公司赚了钱,分给他两成净利润又有何妨?

10万块钱放在银行一年的利息只有1。098万,还不如搏一搏,万一单车变摩托呢?

说到摩托,在芜阳县汽修厂做过几年学徒的赵跃军有路子,只要花几千块就能买到一辆二手的国产摩托。不过王远表示买摩托的钱由公司支出,不需要他个人掏腰包。

菊厂把大部分利润分给了员工,所以公司越做越大。

王远现在就是在向任学习,先把蛋糕做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