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三七小说网>您呼叫的用户呼叫到错误的号码 > 第13章 青春回忆(第1页)

第13章 青春回忆(第1页)

听到李素琴的安慰,王远只能含含糊糊地“嗯”了一声。

“好了,赶紧去洗把脸,准备吃饭,这么大的人还哭鼻子……”

李素琴的教育理念是对孩子不能太溺爱,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王远差点就被她养成了妈宝男。

前世王远离家出走前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衣来伸手饭来张嘴。

就连李素琴偶尔回乡下住几天,也要提前帮他把每天要穿的衣服准备好,否则他绝对能干出左脚穿黑色袜子,右脚穿白色袜子的蠢事。

由此可见父母对子女管束过多并非好事,只有适当地放手,让他们在生活中摸爬滚打,才能学会成长,真正独立自主。

------

在九十年代初,尽管“大锅饭”制度早已被打破,但此时的社会贫富差距相对较小,领导干部的待遇也没有搞特殊化。临钢十几名厂领导不分排名先后,也不管家里有几口人,每套别墅的使用面积和户型都一样,都是上下两层,每层的实用面积大概是一百平米出头。

这样一来人少的家庭自然占便宜,例如王家只有三口人,人均使用面积接近七十平米,住房条件超过了这个时代90%的人。

不过这些小别墅属于厂里的自建房,产权归厂里所有,厂领导们只有使用权,一旦有人调走或退休就必须把房子腾出来。

王远记得直到98年临钢才开始兴建第一批职工集资房,所以他前世在临州并没有住上真正属于自已家的房子。

当然,王远好歹也是见识过三十年后豪宅的人,对几年后的集资房没有任何期待,反而更喜欢这套像是农村自建房的小别墅。

自从92年王景林升任为厂领导后,一家三口就搬进了这里,直到99年发生变故后离开,王远一共在这里住了七年多。

可以说这里到处都有他的青春回忆,随便扫一眼都能让他心潮起伏。

别墅的装修非常有时代特色,水磨石的地板,半人高的腰墙,以及用石膏线拉了几条花边的天花板。

厨房和卫生间的地面铺着马赛克,案板、洗菜池、洗手池、浴缸都是先用砖砌出形状,然后在外面镶上瓷砖。上下水管也没有任何遮挡,直接裸露在外。

不要觉得丑,在九十年代……不!应该说直到2000年之前,这样的装修都算非常高档了。

临钢至今还有不少职工住在老式筒子楼,房间里面没有厨房和卫生间,晚上大小便要用痰盂,做饭只能挤在走廊。

筒子楼的住户家家门外堆放着煤球和炉子,走廊里长年看不到阳光,白天都要点灯。

最惨的是天没亮就要出门倒痰盂,否则会影响邻里关系,毕竟谁也不希望自已做早饭时,邻居端着装了屎尿的痰盂跑出来。

王远小时候也住过几年筒子楼,不过他运气好,那时候还不记事,也就不觉得苦。

换成现在试试,保证他住一周就要精神衰弱,住一个月可能会患上抑郁症。

也不要觉得王远矫情,古人早就说过,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越是吃过苦的人越不想再吃苦了。

人类根据这个原理发明了监狱,所以大部分坐过牢的人都不想再坐牢,从此后安分守已,踏踏实实过日子。

只有某些欧洲小国不讲武德,把监狱弄得比宾馆还要豪华,让人分不清犯人到底是在受罪还是享福。

走进一楼的卫生间后,王远先洗了一把冷水脸,接着抬头看向洗手池上方的镜子。

镜子里的人留着林智颖同款的三七分发型,浓眉大眼,五官俊秀,特别是脸上的皮肤白得让大多数女人都要羡慕嫉妒。

俗话说一白遮三丑,皮肤好的人只要五官没有长歪,一般都不会难看。

例如刚出道时的白古,真的是唇红齿白,帅而不娘。

可惜他非要自已把自已晒黑,就因为别人说他有点像女人。

殊不知男生女相主富贵。

王远看着镜子里的自已,心中感慨万千。

「重回年轻的感觉真好啊,不过我现在的脸也太稚嫩了,给人的感觉就像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王远的感觉没错,他现在的长相确实过于青涩,要再过两三年才会达到颜值巅峰。

到了那时他的五官立体深邃又不失柔和,皮相骨相俱佳,简直是360度无死角的帅。

和他同处一个时代的白古、林智颖、金城伍、吴炎祖、陈昆、黄小明、陆易……等人如果见到他,都要甘拜下风,大呼一声“既生远,何生我!”

古人说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王远当然也有缺点。

首先他的个头不高,其次他的骨架比较大,稍微长点肉就芭比Q了。

如果没记错的话,他现在的身高是1。7米,明年会长到1。72米,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其实1。72米在南方人中并不算矮,尤其对于70后来说。

比如林智颖的身高就是1。72米,苏有鹏和吴奇龙也只有1。73米。(这三人都是70后)

华夏人的身高大幅增长是从90后开始的,到了2008年正式超过邻国小日子,成年男性的平均身高达到了1。718米。

「这辈子怎么也要长到1。8米……算了,还是实际一点,先设定为1。75米。从今天开始就多吃牛肉多喝牛奶,少熬夜多运动。」

以王远家的经济条件,前世他只有1。72米肯定不是因为发育期缺少营养,应该是遗传因素导致。

王景林身高1。7米,李素琴身高1。58米,两人的个头都不算高。

还有另一个可能,王远从小白肉吃得比较多,毕竟乡下亲戚送来的大多是鱼虾和禽类,只有逢年过节才会杀猪送肉。

至于牛肉就吃得更少了,那时候乡下耕田的主力还是牛,农村人不到万不得已舍不得杀牛。

当然,临州好歹也是瀚江省的省会,生活物资丰富,只要有钱想吃什么都有。

只不过以前王远没有刻意关注饮食,李素琴也没有重视食物对儿子身高的影响,最终导致他的身高成为了终身遗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