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恭喜,冯老板,恭喜啊。
冯老板,生意兴隆,财源广进啊。
冯老板以后多多照顾啊。
杨柳巷,冯家药铺终于开张了。
药铺开张的日子,要比冯骥的晚几天。
主要是请坐诊大夫花了不少时间。
冯家举家搬迁至天津,原本庆元县一些坐诊的大夫年纪不小,故土难离,就没有跟过来。
只有方通海带着徒弟过来了,但是光靠一个方通海自然不够,所以冯家又在本地物色了一些大夫。
至于药材人手倒是没什么,贵叔带出来的徒弟都跟着来了。
药材也都是从山东运送过来,存货都有不少。
冯昌仁与前来道贺的众人寒暄着,外面也有不少病人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冯骥看到这一幕,微微点头,药房开张,冯家主业算是开始了。
粮店米店也是要开的,只是眼下不比在庆元县那会儿。
在庆元县,冯家有良田数百公顷,自然开得起粮店。
在天津,他们可没有良田种地,粮店自然不好开了。
但是冯骥还是打算开设粮店,就算没有田地,冯家也可以去收粮。
乱世之中,粮食比任何东西都要金贵,必须囤积。
自己日后组建兵马,也需要这些东西。
一点点来吧,好在人手都在,重操旧业,应当不难。
冯骥心中默念。
过了片刻,冯昌仁结束了寒暄,来到柜台里面。
冯骥给他倒了一杯茶,笑道:爹,喝茶。
冯昌仁擦了擦汗,笑道:唉,好久没亲自接手这些事情了,当真是生疏了,这都出汗了,老了啊。
冯骥笑道:您这是缺少锻炼了,不如跟我一起打打拳,保证您长命百岁。
冯昌仁哈哈大笑,摆手道:人生七十古来稀,百岁我可不敢奢望。
说到这里,他抿了一口茶:哦,对了,你那捐官的事情,有点眉目了。
冯骥闻言,顿时露出喜色,询问道:怎么说?
我请了这何胜安数次,前前后后送了快要三百两银子,他才松口,答应帮咱们去找胡燏棻说说。
有把握吗?冯骥问道。
冯昌仁笑道:本来要捐实缺的话,是一点把握也没有,但是要捐虚衔,倒是没有问题,而且你还是要捐的武官,价格也不算离谱,游击将军大概要五百两,位从三品,分领营兵。
冯骥默默换算了一下,游击将军,差不多类似后世的营长团长一级。
清朝一营编制没有定数,一般是5oo人,也有2oo到3oo人的,或者上千人的,视情况而定。
不过冯骥只是虚衔,官府自然没有兵给他带。
冯骥问道:最快多久能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