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三七小说网>穿越崇祯16年 > 15 袁崇焕死的不冤3(第1页)

15 袁崇焕死的不冤3(第1页)

袁崇焕在崇祯皇帝面前说,他可以五年复辽,他自己事后说这是一时失言,别人也认为他是夸海口。实际上,按当时明末的局势,一百年也复不了。

辽东军的训练和体制有大问题,不光是军阀化。真正问题是耗费大明本来就非常困难的财政收入,而且是花光了。

在1626年,太仓收入白银则有398万两(主要是加派的辽饷)但也包括折算为白银的漕粮等等。辽东军一年花财政三四百万两白银,还搞进出口贸易。但战斗力是非常有问题的,基本上属于勉强能守,不能野战,也不能支持其它地方。

而明朝国家财政每年真正有效的收入只有四百万左右,总收入折合两千万两,多数是现收现支的实物。也就是说,大明的财政实际上被辽东军一家花掉了。其它地方的军队基本上饿着。

朝廷花钱供养了一帮只吃饭不干活的辽西将门大老爷。不过大明的税收也是个坑。明朝就是亡于用全国财政供养辽东军,也导致没钱供养其他地方的军队,后金入关就一泻千里。

袁崇焕时代关宁军为关外7万余关内4万,合计十一万。虽然被称为关宁铁骑,骑兵也就是万余上下。

所费钱粮甚巨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关外缺粮,粮价可能高达内地的五倍,真要按内地的粮价饷,就是足饷都会饿死人。

关宁军不管装备还是粮饷比起内地那些兵们确实强很多,虽然对后金野战基本打不赢,但是打起关内的闯军叛军还是很厉害,比走一路劫一路的内地军队好。至于卖队友什么的,在明末真不算什么,能跑掉就算本事。

明末的军队,大部分都是乞丐,一支五千人的明军,最少15oo人吃空饷用的名额,剩下35oo里面18oo是保证饿不死,没装备,没训练,而抓的壮丁来来充数。

有1ooo人是标营,能领到约三分之一到一半的军饷,有训练,武器盔甲破破烂烂但是好歹有,这部分是主官的核心力量,最后2oo人是由主官同族同乡和亲手提拔的人组成的亲兵,足额足饷,负责保卫主官和督战杀逃兵,接活各种肥差。等到临战,主官就会抓壮丁充数充个一两千出来当民夫或者炮灰。也就是说5ooo人中能保证出了城不跑的,也就标营和亲兵,其中标营还是要补了饷才能开拔的,走在路上时双方的平衡是建立在官威和亲兵威吓,以及默许抢劫上的。

明军内部是分化和层层压制状态,领饷多的威压领饷少的,领饷少的威压炮灰民夫,并不是所有兵都像乞丐。战斗力是个谜,顺风喝喝汤没啥问题,碰到硬仗就崩溃。

崇祯小气,不肯给士兵将领好处。如果他能封几个异姓王,把从后金夺下来的土地永远送出去,那么明朝民间那些商人都会组织武装团练。招揽大量失地的农民去辽东,这样后金人就是再勇猛也完蛋。

袁崇焕培养关宁铁骑和修城才是明亡的原因之一。说到底,清朝打败明朝,是制度优势,是财富分配机制的胜利。而不是什么满清人厉害。

在史料当中,关于明军缺饷的记载比比皆是,而且都是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程度。

袁崇焕就在崇祯二年的一份奏疏里说九边各处兵饷无一不缺,士兵没有一天能吃饱肚子的。这在我们前边的章节里已经提到过了。

就在这一年的己巳之变里,都有忠心耿耿从外地赶来北京勤王的军队,因为缺饷,士兵为免于饿死,不得不抢掠民间,结果带兵的官员、将领被下狱定罪。军队溃散回去,成为乱兵、叛兵。

在崇祯十四年(1641年)的明朝档案里,还有这么一则记载:“兵部为台兵缺饷乏食万难,杀子充饥死守事,职方清吏司案呈……”也就是有的地方负责守卫的明军因为缺饷、缺食,甚至有杀了自己儿子来充饥,来死守城池,为国杀敌的。

就在明朝灭亡前夕的崇祯十六年(1643年)十二月,李自成就要打过来的时候,担任防守重任的大同总兵姜瓖还在泣血上疏呈报军队缺饷五个月之久的窘迫情状:“兵素称雄,无奈缺饷五月,值此三冬,岁已云暮,枵腹难堪。”“兵皆徒步,前已具疏,至今无济。”

明朝其实是被自己的士兵推翻的!李自成军队的核心骨干是明朝不起军饷而叛乱的边军,清军进关后攻城掠地的主力也依旧是原先明朝那些因为领不到军饷,还备受百姓、官员辱骂、歧视的军队。

明朝的文官即眼瞎也心黑,当国家遇到大规模自然灾害,遇到外来侵略,这个时候就应该转入紧急状态,国家经济也应该进入战时运行轨道,而不能再按照和平时期那一套。

在文官看来,军队不过是国家机器的一部分,为国家服务是应该的。既然是国家机器,所以就应该用最大的警惕心来对待,防止其力量过必要的限度,而对人民利益造成损害。

所以他们成天都是用多疑的态度,用防贼的眼光来看待武官和皇帝。

一到军官索饷的时候,就认为军饷都是被军官贪污了,是在冒领,索要军饷都是来骗钱的。

一到皇帝要求调拨军饷的时候,就认为皇帝内库里有的是钱,只不过皇帝是守财奴,吝啬不肯拿出来用。

明朝的皇帝反正是被文官的口水喷惯了,受点污蔑也就算了。可对军队的官兵来说,文官政府不肯给足够的物质待遇,也就罢了,反正饿死是死,战死也是死,左右都是一死。可问题是在精神上都是饱受屈辱,动不动就被怀疑是贪污军饷,军饷没有,为了生存去抢一点东西,就被骂得狗血喷头,这事情确实是没有办法维持下去了。

明末有一些文人参加了军队抗击李自成等叛军,这个时候他们自己才领略到当明朝的士兵究竟苦到了什么一种程度。

张永祺在《偶然遂记》中记述他和士兵们好几天都吃不上饭,甚至想要有一勺水来润口都不可得,草料也都空了,军营中的马都饿得长声嘶叫。他哀叹说:呜呼,身在事外的时候,痛恨兵丁骚扰。等自己加入行伍,才切身了解到其中的艰难苦楚,真是可以让人痛哭浩叹。

崇祯皇帝在殉国之前说“文官皆可杀”,并不是一时气话,而是伤心悟道之言,如果他在一上台时就明白这一点,也就不会是后来的结局了。只可惜他明白得太晚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