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笑了起来。
他很难描述这种情绪,想要做什么,也不知道纠结该如何做。于是想了想,拿起竹签叉了一颗冷元子递到朝灵渊面前。
朝灵渊从善如流地张口吃掉。
长乐坊多是玩乐场所,本来这时候应该很冷清,但祭花台钟声吵醒了不少孩子,他们跟着父母长辈出来摆摊庆祝游玩,主要兴趣就是在长乐坊中。
修士胃口极好,凡人吃食吃再多也不用担心会吃撑。等路过琉璃灯铺的时候,照羽和朝灵渊怀里的东西基本上都解决了。所以当金衣白的少年跳出来送琉璃灯的时候,他们两人正好腾出了手可以提灯。
“我今日占卜,卦象显示今日第三千六百个从门口走过的人,就是我的有缘人。”少年有理有据地说道,“两位联袂而来,我分不清两位谁是我的有缘人。不如各领一盏灯,以全今夜相遇之缘分?也免得一灯照两景,折损风光。”
两盏琉璃灯,一盏漆青精千岁树,一盏描丹影五仙虹,宝光自华,分明不是凡品。
但朝灵渊的目光落在少年腰间奇特短剑。
“小道友的剑,倒是眼熟,可否能告知剑名?”
少年知无不言,道:“小事而已。此剑名为纯和,家中长辈希望我能人如剑名,纯正平和。可惜小子顽劣,难以让宝剑得正主。”
话是自谦,少年眉间得色彰然,显然是早已收服这柄短剑。
“露霜鬼木锻纯和,确是好剑。”
朝灵渊微微一笑:“那便多谢小道友赠灯兼解惑之言了。”
少年快快乐乐地递出两盏灯。
递灯时,他到底是没忍住去打量一旁的照羽,见他始终在打量店铺,目光落在了某处未清理掉的剑痕上,心中一突,忙不迭地长长作揖,直接送客了。
纵使是一团模糊,照羽也能看出少年背影中过于明显的混乱,不解道:“他怕我?”
朝灵渊边将那盏漆青精千岁树的琉璃灯塞进照羽手里,边道:“不是怕你,是怕你生气。”
“?”
“纯和染血,有违剑之本意。况且以刀行剑,等于叛离剑道,自然会怕长辈责怪。”朝灵渊了然道。
“琨瑶弟子?”照羽问道。能将他作为长辈的,目前来看,只能猜琨瑶一脉。
朝灵渊摇摇头:“照北极有不少记名弟子,那些人有的留在了剑宗,也有的在照北极陨落后离开剑宗走自己的路。这些人虽然不算真传,但也自认是照北极的传人。其中一脉偶得机缘,在西州落脚,成为众多不起眼修士之一。”
“前任纯和剑主与黄泉道永灭谷谷主忆青鸾渊源颇深,这孩子在此赠灯,是忆青鸾的意思。”
照羽道:“永灭谷,魂魄道修行地。是曾经进入桃源村的那个人?”
朝灵渊道:“对,一个很聪明的小辈,单凭当年留下的一点线索,就能找到桃源村。你我能顺利再见,也有她襄助之因。”
“这两盏灯的力量很特殊。”他提着灯道。
“想必是认定我们接下来要去南州,特地来赠灯。”
天地间有九大灵火,其承载之物也各不相同。有些真火只能以躯体承载,但有些真火却是生人勿近。
“幽冥鬼火。”
比如说只能用琉璃灯承载的幽冥鬼火。
朝灵渊道:“如何?我为你选择的真火,是否更适合你的修罗杀生道?”
“有失控的可能性,”照羽客观地说道,“但是很合适。”
朝灵渊满意地笑起来,然后他退后几步道:“忘了提醒你一件事,在天澜夜市里提灯又戴面具的人,会遇到一些小小的意外惊喜。”
照羽若有所感地伸手想抓住朝灵渊。但近身上也确实更灵活的朝灵渊如游鱼般离开照羽的身边,站到了一家油饼店前。
正巧又是一声钟响,有烟火绽放夜空,将未曦天色照得更加明亮。
四面八方的小孩儿宛如现了什么,一股脑儿涌过来,将照羽团团围住,仰着小脸伸出嫩生生的小手讨彩。
那些平日里总是将孩子紧紧带在身边的凡人父母见此状竟然也不阻止。
照羽被一群小孩儿簇拥着,动也不能动,只怕在不能用剑不用动灵力,五感也模糊的情况下一个手抖把人伤到了。他茫然地看向一旁正拿着油纸裹蒸饼吃的朝灵渊,面具下的眼睛里流露出几分不自觉的无措。
朝灵渊笑得毫不掩饰,蒸饼与提灯的手各自一摊,表示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