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慧芳吸了口南瓜粥,“那是活该。”
安宁把今天白日里的事儿和沈泽秋说了,他也觉着幺儿是欠教训,小孩子骄纵着养那可不成。
今天夜里沈家村来了个戏班子,在村里的榕树下唱,这可是好不容易才有的热闹,不仅村里人会去看,就连隔壁几个村的大人和小孩儿都会过来看,人一多自然就难占位置,所以刚吃完饭,何慧芳就搬了两张长凳早早的去了榕树下,摆在戏台子的最前方。
二伯家沈泽平是七兄弟中最小的,今年才十五,还是小孩儿心性,正和毛毛还有几个孩子一边占位置一边玩儿。
何慧芳把凳子摆好了,扭头对他俩说,“泽平,毛毛,帮伯娘看着点哈,我回去抓点瓜子花生来。”
沈泽平应了,毛毛也冲何慧芳点头,“伯娘里就放心吧,我俩一定帮你守好。”
何慧芳放心的回去了,谁知道再来的时候,就看见沈泽平和另外几个沈家村的小伙和几个脸生的孩子打做了一团。
“呀,这是咋了!”
作者有话要说:想吃烧饼了_(:3」∠)_
何慧芳急忙上前,把沈泽平和那几个小后生拉开。定眼一瞧,原来是李家村的几个小伙子。也是十四五岁的年纪,被拉开后还憋着气,指着沈泽平,“你凭啥占这么好的位置?”
“凭啥?就凭我们是先来的。”沈泽平梗着脖子,红着脸怒道。
原来李家村的几个小后生,见毛毛和沈泽平两个人占了几条凳子,眼馋位置好,他们又来晚了,便仗势欺人。
这时候,沈泽钰,沈泽文,沈泽武几兄弟也过来了,正往这边走过来。何慧芳做了个和事佬,拍着沈泽平衣襟上的灰,扭头对那几个后生道,“你们也真是,先来后到都不懂吗?来晚了就站在后头看!”
“李玉,李钢过来。”秋娟从人群中钻出来,扯了扯那两个小后生的袖子,劝道,原来这是他婆家的兄弟。
“慧芳婶子。”秋娟打了声招呼,拉着他的两个兄弟走到后边的树下坐好。
“发生啥事儿了?”沈泽玉走过来问了一句。何慧芳知道他们兄弟几个团结,看戏就图个乐呵,打起架来就没啥意思了。一边把从家带的花生瓜子分给沈泽平他们吃,一边往戏台上瞅,嘴里道,“没啥事儿,坐下来看戏吧。”
随着几声锣鼓响,穿着戏服描着花脸的演员上了台。酒醒了的沈泽秋和安宁不一会儿也到了,一家人坐在戏台下,欢欢喜喜的看着戏,唱的正是一出《五女拜寿》。
戏曲翻来覆去也就是那么几幕,何慧芳看过不下三次。但她看一次,眼眶就湿一回。嘴里啧啧两声,“做人咋能这样踩高捧低呢?”
沈泽秋剥着手里头的香瓜子儿,放在手心里攒了一大把,轻轻杵了杵安宁的胳膊,“给。”
安宁笑着接过,唇角微微弯起,笑得心满意足。
代戏散了场,夜已经很深了。月亮从云层里探出头来,把地上的路照得清清楚楚,亮亮堂堂。
路上有人说了一嘴,“今年雨水少,俺家的南瓜都不咋长呢,这样下去可怎么得了。”
另一个人接话道,“是啊,俺家的南瓜也都枯了一半,正想着去谁家借点苗呢,再不补种,今年就来不及了。”
何慧芳一听,咦,今年气候不好吗?自家地里的庄稼倒是长得比往年还要茁壮,她心里喜滋滋的,今年他们家真顺。
回到院子里,何慧芳迫不及待的去菜地里看了一眼,丝瓜已经开始开花了,南瓜也长长了一截,就连那些白菜呀辣椒,都青翠欲滴,看着都喜人。
何慧芳回到屋里,把床底下的陶罐抱了出来,“泽秋,安宁,咱们一起算算账。”每隔十天半个月的,何慧芳就会把陶罐抱出来,一家人一起数一数,彼此心里也好有个数。
一家子把门拴好,坐在桌前数钱。何慧芳越数越高兴,笑得嘴都合不拢,一共有八两银子零三百六十文钱。
这么多年了,何慧芳还是头回摸到这么多的银子。再想想一个多月以前,他们家泽秋还是个连媳妇都娶不上的穷光蛋,安宁一进门,家里的运道都跟着好了起来。
何慧芳眼眶一热,心里极是感慨,睡前她去沈有寿的排位前上了一炷香,心道这辈子也对得起他们沈家了。
第三日清晨,沈泽秋挑着货担出摊去了,安宁在家裁剪衣裳。趁着日头还不毒,何慧芳提着个箩筐,去地里挖红薯。
路过榕树底下时,她也坐下歇歇脚,正用手扇着风,就听见吴凤英又在扯闲天,她总是消息最灵通的那个,正一边纳着鞋底,一边压低声音神秘兮兮的说道。
“你们还不知道吧,最近镇上有个奇闻哩。”
“听说布行一位姓钱的掌柜家,来了家仙。”
唐小荷正缝着件坎肩,抬起头来搭腔道,“真的假的?这么神奇?我咋听说是那钱掌柜家闹鬼嘞。”
吴凤英觑了唐小荷一眼,“闹啥鬼呀?是家仙先把家里的晦气给祛出去,后面有的是好运呢,钱掌柜连布坊都不开了,跑去隔壁镇上开了货栈!”
“为啥呢?因为有家仙庇佑,要去做更挣钱的营生!”
何慧芳得意地掸了掸身上的灰,听见吴凤英继续说道,“我还听人讲在钱掌柜家的后院里看见冒金光呢,这都是好兆头。”
说完了吴凤英挺起胸膛,轻哼了一声,“你们懂啥?”
何慧芳在一边听着,差点没笑出声来,看来安宁的故事编得好出的这个主意也靠谱。说到底大家都不关心是闹鬼还是真的有家仙,外人都是瞧个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