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三七小说网>大明十六帝对话 > 第十七章明朝皇帝的文化(第2页)

第十七章明朝皇帝的文化(第2页)

父亲,您懂得!”朱棣微微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作为一个曾经当过和尚要过饭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文化水平其实并不低。

他是一个自学成才的典型。

当初每攻下一处城池,朱元璋做的首先就是将当地著名的大儒请到府上,虚心请教,让大儒们为他讲解各类知识,包括元末明初著名的大学者宋濂,那都曾经是朱元璋的御用讲师。

虽然整体上来说跟那些大文豪比起来还差一些,但作为一个乞丐出身的皇帝已经不错了。

经过多年的学习,无论是批阅奏折还是来往书信,都能看出朱元璋的文化水平在逐渐提高。

朱元璋的文化水平,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得来的,第一个就是他曾上过一段时间的私塾。

第二个就是曾经当和尚的时候,游学四方,增加了见闻,意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从而开始有意识的读书

第三个就是在后期时不断地学习和请教。

从这几首诗中可以看出,朱元璋还是有一定的文化水平的。

“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燕子矶兮一秤砣,长江作竿又如何?天边弯月是秤钩,称我江山有几多。”

“天为帐幕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脚,恐踏山河社稷穿。”

作为一个自学成才的军人,朱元璋能写这些诗已经算是个厉害人了。

他的文化水平那倒是其次,最主要的是他一直非常重视学习。

朱元璋的一生都在努力学习新的知识,这也是他能够成功登基的重要原因。

即便是在从军打仗期间,朱元璋也是一边打仗一边学习。

朱元璋对知识的追求如饥似渴,而且涉猎也十分广泛,不管是兵书还是天文星占、四书五经、史书等等,无所不读。

兵书与天文星占战争环境,首重兵书。

正是因为勤学苦读,所以朱元璋后来才会成为一位大军事家,大谋略家,不光对经典兵学有很高的造诣,还会活学活用,出神入化,最后几乎可以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朱元璋还有一本《御制文集》,其中就包含他所作的一百多首诗词。

至于永乐大帝朱棣,朱棣刚出生的时候朱元璋已经当了四年的吴国公,朱棣四岁的时候朱元璋都已经称王了,朱棣八岁时朱元璋直接登基为帝了。

所以朱棣从小到大的学习环境那就是皇子待遇,是由全国最为优秀的一群学术大家们,全心全意从小就开始培养出来的文武全才。

如果只因为朱棣热爱打仗,就以为他是个文盲或者是个半文盲,那可真对他彻头彻尾的偏见了。

事实上,不管是朱元璋也好,还是朱棣也罢,从他们遗存至今的诗词文章来看,都能看出他们的学识水准那是十分渊博的。

他们的学问是真正“经世致用”的学问,是把知识转化为真正的力量,用来治国安邦的“高材生”。

文化水平真的不是很高的朱祁镇和朱祁钰,默契的不发一言,暗暗潜水。

大明好圣孙朱瞻基站出来自信发言道:“说到这个文化水平,我就不得不站出来说两句了。

作为一位开创了“仁宣之治”,功绩堪比“文景之治”还文武双全,德才兼备。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皇帝。

我的文化水平,大家那可都是有目共睹的。

不光写文章时才思敏捷,诗歌水平更是独树一帜。

在绘画方面,不管是诗还是画皆七分入神。

画的山水、人物、花竹、翎毛,无一不是其中的翘楚。

我的画的画在历史画坛上可能不一定是最棒的,但是在所有皇帝画作中那绝对是一流的作品。

只不过我这个人比较低调,希望大家不要太过佩服我,低调啊低调。”

╰(*′︶*)╯

朱高炽看到大家都说起自已的文化水平。

也站出来说了两句:“我的文化水平也就那样,倒是没留下什么优秀的作品。

我比较注重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当初在位期间比较倡尊师重道,又大力支持教育事业,最后使得当初的明朝在文化教育上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不管是文学还是艺术或是科技等领域都取得了很显著的文化成就。

同时,我还比较注重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鼓励士人进行学术研究和创作,最后让文化呈现出更加繁荣多元的局面。”

朱厚熜最后说道:“我有些偏科,跟诗词歌赋比起来我更喜欢化学。

没事就喜欢宅在宫里做做化学实验,毕竟我们大明朝的皇帝,都有些易溶于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