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二十三,出道就拿国际大奖,就问还有谁!
职业生涯,天胡开局,就问还有谁!
再熬个几十年,我以后不是必成行业大佬?
剧组的小伙伴们,越想越亢奋。
“昊天上帝、三清道尊、如来佛祖,众多上仙,各位先祖,你们一定要保佑我们拿到奖啊!”
这一刻,他们简直比霍辙本人还要希望能在柏林电影节上有所斩获。
霍辙也是斗志昂扬。
下面就是想办法把那座该死的奖给拿回来了!
只要有了那座金熊傍身,他的导演之路将有一个前所未有的起点!
……
……
……
1月31日,众人在一片祝福声中,坐上了飞往柏林的飞机。
今年的柏林电影节,2月8日开幕。
柏林国际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戛纳国际电影节并称为“三大国际电影节”,其中柏林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51年,是“三大”中历史最年轻的。
很多人喜欢把“奥斯卡”加到“三大”之中,然后并称“世界四大电影节”,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说法。
“三大”属于电影节,而“奥斯卡”属于电影奖。
电影节主要是展映电影以供世界各地的来客观赏,颁奖只是兼职,而且它的持续时间很长,一般都在一周以上。
而电影奖不展映电影,只颁奖,时间也只有短短的一天。
全球大大小小有数百上千个电影节,但受到国际认可的只有55个,“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把这55个电影节分为aBcd四类。
很多人认为a类>B类>c类>d类,其实这也是一种误解。
aBcd并不是级别档次之差,它们只是功能属性的不同。
a类是竞赛型非专门类电影节,有展映有颁奖,对电影的主题、地区没限制,全球任何国家、任何主题类型的电影都可以报名参加。
B类是竞赛型专门类电影节,有展映有颁奖,但对主题和地区有限制,有的限制只能某类型电影参加,有的限制只能某地区参加。
c类是非竞赛型电影节,只展映电影,不颁奖。
d类是纪录片和短片电影节。
因为a类电影节没有任何限制,每年参赛和展映的影片很多,是世界各国电影人沟通交流的主要平台,所以是四类电影节之中影响力最大的。
“三大”便属于国际a类电影节。
全球一共有14个国际a类电影节,“三大”就是这其中最权威、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是全世界很多电影人都梦想参加的电影盛会。
而“奥斯卡”全名“奥斯卡金像奖”,又名“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只是单纯的地区“电影奖”,并不属于国际“电影节”行列,其本质上和内地金鸡奖、港岛金像奖、宝岛金马奖等这种没有什么区别。
可以说,“奥斯卡”就是一个完全服务于美利坚本土的电影奖项,是美利坚本土电影人的自娱自乐,但因为美利坚强大的国力和好莱坞在全球领先的生产力,所以“奥斯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突破了地区的限制,成了在大众眼中能和“三大”并列的一员。
如果一定要把“三大”和“奥斯卡”捆绑在一起称呼。
那么严谨一点可以这么说:柏林最佳影片金熊奖、戛纳最佳影片金棕榈奖、威尼斯最佳影片金狮奖、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是“世界电影四大最高奖”。
至于剩下的导演、演员之类的奖。
在“三大”中被统称为“银熊奖”、“银狮奖”,比如最佳导演银熊奖、最佳导演银狮奖。
而“奥斯卡”则没有“银像奖”之类的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