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钰攥着件稍大的衣服道:“这是奶奶给泽儿做的棉衣。瞧,里子上还印着滴血呢。一定是娘做活的时候,针扎着手了,有意按在了孙子的棉衣上。娘一定在想她孙子呢。。。”
国荃在西厢房,将整理好的衣服、书籍装进一个藤子箱。他走到外间,对正在看书的玉林道:“玉林兄,这两天,我到师傅那里住几天。您一个人在家,两张书桌,轮流着写字看书吧。”
陈玉林笑道:“一张书桌就读不完的书。怎么,你现在就要走?”
“嗯,晚几天回来再和您说话。”国荃拎着箱子出了屋,径直走进国藩的书房。秉钰见国荃拎着箱子进来,忙从里屋走出:“九弟这是。。。”
“嫂子,我去师傅那里小住几日,师傅近时休假,许多徒弟都在师傅家里,我也想和他们一起多学点东西,师傅已经答应我过去了。”
“你和大哥说了吗?”
国荃低头一笑:“还是跟嫂子说比较好。”
“哈,又要我帮你传话?你呀!”
国荃说:“和师傅讲好的事,万一大哥不应允,九弟不就白激动了。”
秉钰从身上掏出个钱袋:“带身上坐车用。”
国荃谢绝道:“上次嫂子给的零用钱还有呢,坐车够了。”秉钰将钱塞到国荃手上,“装身上吧,万一有个急需可以应付一下。”
国荃接过钱:“大哥若是回来,您看怎么给大哥说着合适就怎么说吧。师傅的大徒弟和众徒弟都在,这个机会很是难得。”
“那你什么时候回来?”秉钰问。
“最多也就五六。。。七八天吧。啊对,您告诉大哥,要读的书我都带着呢,绝不会耽误学业。”
“最好早些回来,你多在外面待一天,嫂子就多一天的担心。”
国荃说:“我又不是泽儿,处处还需大人护着。放心吧嫂子,走了哈!”国荃拎起箱子出了屋,秉钰站在原地无奈地看着国荃远去……
这里是李相清宅院后的一片空地。以王奇为的二十几位弟子,正围成圈子在此切磋武艺。一对兄弟正打得难分胜负,大师兄王奇喊了声停!对打的二人住了手。王奇走上前看似要教导二人,哪知,却冷不防地喊了声:“看招!”
王奇话音未落拳已出去,二人机警地躲过,双双与王奇打在一处。几个回合过后,二人眼见体力不支,王奇左右手开弓,双手各按一人肩头,拨弄得二人在原地打了几个转,并就势将二人抓举在头顶,抛给围观的兄弟,二人被兄弟们接住,众人一片喝彩声。
另几个兄弟互使眼色,冷不防窜到王奇前后,五人齐攻王奇,王奇一对五厮打激烈;眼看三人被王奇打倒,国荃一旁愤不平,一个跟头翻到王奇面前助打,王奇眼疾手快回身一个扫堂,国荃瞬间仰面倒地。国荃待要起身顽抗,被王奇一把抓起,举了举又将其放在地上,霸气地看着国荃:“嗯,有种!”
国荃惭愧一笑:“果然是武举人,小弟见识了。”
王奇扎着架一展胸肌,拍拍胸脯对国荃道:“来,冲师兄出出气!使劲打,有多大力使多大力。”
国荃甩头一笑,不好意思动手,众人齐对国荃喊着:“打!打!打!”
国荃朝众人回望了一眼,瞬间得到鼓舞。他猛得运了口气,铆足劲照着王奇的胸脯击去,突然他左手抓住右手腕:“哎哟!您莫非是堵墙?”
王奇呵呵一笑,忙看国荃的手:“对不住,我撞疼你的手了。”
国荃说道:“大师兄,国荃不服!你是武举,我连生员还不是。”
王奇呵呵笑道:“这么说,是我欺负你了!那好,我请个武生员和你对练。”王奇朝兄弟中挥下手,“刘坤,你来陪师弟练练。”
刘坤扎着架势走来,对国荃抱拳施礼:“师弟,请了!”
国荃拱手道:“师兄赐教!”
。。。。。。。。。。。。
郊外的林荫道上,一辆飞奔的马车内,坐着心神不宁的国藩,他无心观看郊外的风景。他将头探出车窗,对赶车人道:“大爷,今天,马好像没喂饱啊!”
赶车人道:“哈,您是嫌车慢吧。我这牲口吃的料,顿顿都加了豌豆,怎么会耐不住饿呢?是您心急,马跑得再快也快不过人心,想哪哪到。快了,不远就是了。”
硕大的院落,四周搭建着数十间砖草混搭的房子。几位家人正在马厩喂马。宽大的厨房前,两个家人在门前杀鸡、洗咸鸭蛋。院的中央,种有各种蔬菜,李相清和一个家人在采摘辣椒、茄子,李相清抓把辣椒望了望天,对家人道:“时候不早了,赶紧的收拾饭吧,那帮小子回来又吵着饿死了。”
家人道:“放心吧老爷,贴了三十斤面的饼子,牛肉是现成的,就剩这几个菜,一炒就得。绿豆水早就煮好晾着呢。”
李相清会心一笑:“说是休假,这帮孩子来了,比在宫里当差还累人。”
家人说:“老爷天天盼着徒儿到齐,您不累心里难受呗。”
李相清一声叹息:“我生就的贱骨头!行了,赶紧拿过去给厨房做吧。”李相清拍了拍手上的土,待要回屋。老远就看到,一名家人带着国藩朝此走来。
李相清待国藩走近,忙热情道:“哎哟,这是哪阵风把您给吹来了!”国藩礼貌地作揖道:“李大人,晚生今日专门赶您饭茬的!大老远就闻到香味了。”
李相清呵呵一笑:“那敢情好!快快,屋里说话。”国藩和李边走边说:“大人难得休假,还要亲自采摘蔬菜。”
李相清说:“我也就伸展下筋骨,坐得久了,骨头痒痒。”说笑中二人进了客房。李相清请让道:“快快请坐。啊,我这里人多,比较乱。”
二人坐定,家人送上茶水。曾国藩道:“啊,您的小家经营得不错,真像个世外桃源,风景独秀啊!”
李相清‘嗨’的一声:“初到京城,我便租住在这里。那时,这儿就两间茅屋。后来,我省吃俭用加上徒弟们帮忙,便成了现在的样子。无论好歹吧,算是个窝,我已十五年没回过山西老家了。”
“哦,李大人祖籍是山西的?山西可是出富商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