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十七日,大同镇围城第十三天凌晨,瓦剌开始攻城。
瓦剌的攻城之法与大元区别不大,先用大量回回炮昼夜不停投石,
消耗一波大同镇守军后,再用步卒冲击大同镇城墙。
也先怕攻城损耗太大,特意叮嘱攻城各部不要全力强攻。
出乎也先意料的事情发生了,大同镇守军根本不堪一击,
仅仅是第一日的攻城,且最大规模不过刚刚千人,大同镇城墙多处便出现易主。
若不是大同镇各部拼死反攻了一波,可能攻城首日便要告破。
此时北伐大军已集结在阳和城下,安营扎寨准备攻城。
瓦剌全力攻城、城墙几经易主,
大同镇,危!
短短十六字的军报,在一天内便传到了北伐大军之中,
结合昨日也先屠戮八千子民的军报,整个大帐内一时间压抑无比。
愤怒、焦急、怨恨……诸多情绪交杂在一起。
吴克勤又一次站了出来,率先打破了沉寂。
“英国公,还请给末将五千骑兵,末将定可在一日内奇袭鞑子,以解大同镇之危。”
不等张辅发话,井源先驳斥了气血上头的吴克勤。
“五千骑兵能解大同之危?”
“也先能运用围点打援、围三阙一以及半而击之等兵法上策,”
“你真当也先是一介莽夫吗!”
井源指向大帐中的地图,继续坚持着自己最初的策略。
“夜不收也传来了情报,草原为了此战调集了所有青壮,根本没有余力再进攻长城一带,”
“如今我们已在阳和城下,只要夺回阳和,便可彻底斩断也先与草原的联系,合围也先的孤军,”
“届时五万瓦剌骑兵对于咱们来说,便是囊中之物。”
“本驸马还是认为,应当先截断瓦剌与草原的联系,消耗一波瓦剌的军粮与士气后,再去与其决战。”
“现在万万不可与其力敌。”
众将听着井源的分析,看着手中的军报,不由得赞同井源的主意。
面前便是触目可及的阳和,先攻下阳和是上上策。
大帐中却有一不懂兵法之人,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大同怎么办?”
“哪怕丢了大同镇,瓦剌也无力用大同一镇供养五万骑兵,早晚还是会被咱们歼灭。”
“我不是问大同镇该怎么办,我是想问:”
“大同人该怎么办?”
“昨日瓦剌便屠了八千大同人,若是让瓦剌拿下大同,还指不定要死多少人。”
“我想问问你们,若放弃了大同镇,大同人又该怎么办?”
“他们活的到大军驰援吗?”
提问之人正是于冕,于冕问的在场众人再次缄默。
“于监正,大同人被鞑子欺辱也好、还是被虐杀也罢,此事都不可妇人之仁。”
“咱家一介太监都懂兵事无情,若是人人都优柔寡断,那损失的可不止是大同人一镇之人了。”
王山的回答让于冕说不出话了,
放弃大同镇虽然难听,但也的确是目前最优选择,
是最符合当前大军利益、大明利益、甚至其他大明子民的利益。
于冕不是圣母,不反对牺牲少部分人去保护大多数人的性命。
可于冕总觉得、总觉得胸口有股气,憋得他胸中燥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