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姑妈祖孙三人到楼下,姑妈下车后扔来一张《明报》。沈维德一眼扫过头版标题,失声大叫:“哇噢,来了、真的来了!喔哈哈……”
姓梅的相下月初访华,唐宁街1o号布的消息,不会有假了。政治影响暂且不说,经济影响绝对是爆炸式的,将直接在股市上反映。
今天跟老婆腻歪一天,沈维德没关注新闻。福临门宴席第二天,他东拼西凑,用房子二次贷款,筹集四十几万。姑妈家搬新居当日,全部收购张桥推荐的三支股票。父母和兄嫂更过分,收购的金额都过一百万。
“两支涨了七个点,一支涨了九个点。”
刚进家门,大嫂李安娜机械地报出股票的收盘涨幅。沈维德再次狂笑,挨父亲坐下说:“这才第一天啊,搞不好梅杰抵京就涨到百分之五十了。”
李安娜酸溜溜说:“那些股评人,从没提过这三支股票。还不如一个内地……不如桥生。”她老公沈维华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我决定,明天再搞二十万砸进去!”沈维德后悔股票买少。
沈维华白眼道:“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沈维德唉声叹气。他别的不行,有钱朋友相当多。借钱不难,却宁可贷款不开口。
“别高兴太早,这才第一天!”父亲沈如希说。
这时,家门开了,姐姐、妹妹、姐夫、妹夫两家人连袂进门。不用问,也是为股票而来。两家收购的金额,比沈维德只多不少。加上父母和兄嫂,全家人累计在三支股票上投资过三百万。
以前,人人有过炒股经历,但那是几千块、万把块、顶多几万块的小打小闹。赚了炫耀一番,赔了不会伤筋动骨。这次大不相同,说倾家荡产夸张,倾尽所有比较准确,大家像鬼迷心窍一般。三百多万换成股票,才知道提心吊胆。沈维德老豆亲自出马,逼问张桥讲出缘由,大家稍稍安定,每天战战兢兢关注新闻。今天不敢说大局已定,看得见稳赚不赔了。
“老公,起来了……老公,睁开眼睛嘛!”
老婆的嗲声嗲气胜于打雷,沈维德的眼睛开一条缝又闭上。昨晚,沈家五个男人喝掉六瓶十年陈花雕。沈维德和妹夫拼酒,喝了多少、怎么睡着、怎么上床不记得了。今早迷迷糊糊送完姑妈,来到张桥的“办公室”,开了空调,倒头睡回笼觉,
“老公,股票又涨了!”
刘子祺这一招比喊救命管用,沈维德不但开眼睛,利索地从床上坐起。
“又涨了,涨几个点?”
刘子祺道:“开盘就涨了,刚才大嫂来电话讲,比昨天收盘,涨幅最低一支也涨了八个点。”
沈维德看床头钟十一点半了,笑说:“今天收盘,通通涨七个点稳了。”
三支股票购买半个月,价格几乎纹丝不动。昨天终于疯涨,今天再涨七个点,涨幅已达百分之十五。四十几万股票挣了七八万。一天之间,差不多一年的薪水到手了。
数学系毕业生,有两下子。
全家人倾尽所有投资三支股票,之前沈维德以为,那是因为姑妈投了一百万,属于跟风。现在想的是张桥,一天狂赚二百七十万啊,大哥验证的。其实,大家迷信这个神奇的内地小辈,包括姑妈在内。
“老公,你有桥生的电话号码吗?”
“没有,他刚在那边买大哥大。”
“快点联系他呀?”
“hy?”
“我爸想问他,股票几时清仓?”
宿醉头难受,沈维德没有完全清醒。岳父一家凑了六十几万买股票,刚挣十来万就清仓?他不解问:“说好涨五十个点清仓的?”
刘子祺道:“股票涨到五十个点,大家同时清仓,我爸怕那时亲戚一起抛,价格下跌。他想问桥生,涨到四十点左右估计大概是哪几天?”
“嗯,咳咳……”沈维德愣了一下,呛的大咳。没文化真可怕,张桥这句话讲的毒辣。老婆家三代无一大学生,岳父对股市一知半解,还自以为聪明。所有亲戚投在三支股票的金额,撑死八百万,哪怕平均涨五十个点也就一千二百万。分摊进三支股票大涨后少说七八亿的流通股,同时清仓起不了一个泡,怎么可能影响到涨跌?
“你爸想多了!桥生又不是神人、鬼师,怎么知道哪几天涨到四十个点?告诉他,清仓跟我一起就好。如果想还清借款,卖一半留一半就是了。”
给出建议,沈维德下床往卫生间走。家里一众亲戚,就是大嫂李安娜,也不敢说比他懂股市,但愿岳父信服。不过,洗漱完毕,他还是打算找姑妈要张桥的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