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御史不说话了,在他看来反驳皇帝甚至为了反对皇帝死谏而死也不是什么大不了,青史留名远比生死重要。
但是跟隐龙卫争论这个是没有意义的。
可谓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隐龙卫的人根本不跟你讲道理,开口就说你看不起他;也不能结为同盟,因为他开口就是要坐你的位置。
拜托,谁敢看不起隐龙卫啊?
有嫌疑就能直接把你抓去诏狱啊!
大理寺讲证据,隐龙卫可是只讲嫌疑的人啊。
倒是说坐你的位置,皇帝给隐龙卫那么大的权利说不定真的有可能让他们也去御史台呢。
毕竟隐龙卫也有监察百官之职。
钟离璨看着李御史哑口无言,心头满意。
于是斥责钟乙,“你说什么呢?李御史可是先帝老臣,述完职就回去。”
“好嘞!”
钟乙冲李御史翻了个白眼走了。
钟离璨又安抚李御史,“爱卿不必在意,钟乙混不吝惯了,只是跟你开个玩笑。”
李御史讷讷应是。
结束了早朝后大臣们如释重负,纷纷起身,依次退出大殿。
他们有的是跟李御史一起抗议的,但看见李御史被钟乙怼得都不敢说话后之后更是不敢开口。
不仅仅是因为害怕隐龙卫,更多的是他们看到了陛下的意图。
陛下决定的事情,是不会改变的。
像之前成立隐龙卫、增加军饷、减少贫穷地区的赋税,每一个他们都反对了,但都反对失败了。
何况王辅都自请辞官了,他们剩下的人更不能干什么了。
另一些人是跟荣亲王府有些牵扯的,上朝都战战兢兢,只顾着自己不受牵连,哪有空管别人。
还有一些则是为栗楚高兴的武将和像张青瑞一样被钟离璨提拔上来无条件支持钟离璨的人。
相较于前两部分人,这部分明显昂挺胸,面无忧色。
大臣们三五成群地离开,栗楚如今则是光明正大地留下了。
随着大臣们渐行渐远,宫殿渐渐恢复了宁静,栗楚看着殿外远处升起的太阳,在屋脊上勾勒出金边,近处的侍卫们恪尽职守。
整个场景庄严肃穆,又透露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气息。
栗楚转过身,“陛下,您愿意改革吗?”
钟离璨知道对方从未来而来,肯定有高于这个时代的思想或想法。
而他也愿意陪着对方将大胤展得更远。
“好啊。”
影响未来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决定,就在那么一个普通的朝会之后被定下了。
一个月后,京都流传起了一脍炙人口的儿歌,遍寻不知作者。
但因颇为童趣的缘故,大家估计是个孩子,故称其为神童所作。
三个月后,被爆出是王侍郎之女。
众人可惜,叹若生为男儿说不定能继其祖父之才,可惜可惜。
因为是女子的缘故,在文人墨客间不再有人讨论。
但在儿童之间仍不影响传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