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大旱之年,粮食紧缺,价格一日一涨,若是可能,多猎一些猎物,能多换些粮食,接济村民!”
这时,不远处的田里,一个上身短打,下身裤腿高高卷起,打着赤脚的壮汉,在田间劳作。
他双臂用力,麻利的将浮土刨向两边,仔细的引导,呵护那细小的水流,确保流经每一颗庄稼的根部。
他将浇过的庄稼,用浮土遮盖,保墒!
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神色,这些天他对婆娘和娃都没有过这丝微笑。
庄稼是农人的命!
“黑娃哥,浇地呢!”
木仁走进几步,打起了招呼。
作为晚辈,你若是看见长辈不打招呼,那可是要被他们背后议论的。
村民虽普遍没读过书,可能一辈子也没出过涂郡,但是品头论足的本事也是很厉害的。
年长者掌握着万鱼山的舆论,对于他们这些年轻人来说,也是山中站在道德高点的评判者。
木仁原本上大学,接受的思想,与这个地方格格不入。
但是,他毕竟是成年人,在更小的时候,经过小小的刁难,便学乖了。
不就是一声“孙叔、明二爷子吗”,反正也不会掉块肉,姑且入乡随俗。
叫着叫着也就习惯了!
加上他少年老成,偶尔说几个笑话,将村中耄耋老者逗得哈哈大笑。
原来历史课堂上学习的知识,使起来得心应手,他融入很快!
“哎呦!仁哥儿这是又要随老爷子打猎去啊!”
“可是真羡慕你们有那本事,也不用整天伺弄这地,也没几个收成。”
黑娃虽比木仁大十六岁,但架不住木仁会来事。
在万鱼山,这老老少少都熟。
除了给村民送些狐狸兔子肉,更是将两个村中的乡老都哄得开开心心。
一帮同龄少年,更是让他一手肉食,一手功夫,外加狩猎奇遇故事,收拾的服服帖帖。
因此,同龄人也就喊他“仁哥儿”!
这称呼一般是用于城里大户人家的少爷。
丫鬟仆役,甚至族中同龄都这么喊。
后来,若是年轻人中,颇有威望,或者做事做事有些章法的人,都开始有了这个称呼。
只是木仁的情况很是特殊,他将自己的秘密藏得好,只是稍微表露善长一些人情世故。
这已经远远的过了村中的同龄人很多,甚至成家生子的成年人都不如他。
于是,乡老们也笑着喊起来。
由此,村里人都喊他“仁哥儿”。
再后来,祖父木远峰也以“仁哥儿”称呼他,原来的乳名再没提过。
“就是的!如果打的多,回来给嫂子带个野猪后臀,那肉吃起来美!”
木仁手中不忘比划起大野猪的样子。
“那感情好!还是仁哥儿好。”
黑娃听到有野猪肉,口水都差点流出来。
上次木仁送给他一只大鹿腿,可是管他们一家吃了两个月的臊子。
其实,木远峰作为修仙者,猎杀野兽很容易。
不过,他们每次都只拿回一部分,其余的已经拿到涂郡城中卖掉了。
斗米恩担米仇,放到这地方也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