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方晓用手按着太阳穴,重重的换气。闭上眼,在脑海中模拟战局。
这边没有光脑,没有详细的数据分析结果,一切只能靠自己和分析师的空间想象来进行推测。
可是,他们却没有太多的时间,下一波攻势必须要快,不能让对方回过神来。
季方晓那边安静了片刻,然后他说道“你先等等。六连连长,你带二三排的人,现在去中路。”
连长挥臂让人出列,一面出击一面问道“中路突破他们防线不是回调了吗”
“不,不是突破。”季方晓说,“他们撤,你们就进。他们追,你们就逃。”
连长意会道“去骚扰他们中路”
季方晓说“对。让他们保持兵力分散。其他所有人右路集合,准备强攻赵卓荦领兵,负责前线指挥各排排长准备听命。交付物资,保证弹药充足。”
赵卓荦领命,过去和后方人员接洽。
现场负责列队编号,指认各人位置、进攻方向和顺序,分派强攻或掩护的职责。然后给每人装派至少二十枚的子弹,将负责管理物资的人守在队伍中间,向前行进。
这画面才称得上是一个团队。
众教官的视线在两边巡回一圈,不禁摇摇头。
一教官感慨说“一场战役,需要的不只是指挥,还有能压阵,有经验的战将啊。”
他旁边的那位说道“不只是战将,还有各部统筹。”
侦查,前锋,指挥,分析,押运,后勤这些人都是缺一不可的存在,而他们每个人都有各自存在的意义。
指挥不了解前线的事情,而士兵不了解大局的事情,原本两方应该是用来互补的,而信任是建立他们双方合作的桥梁。
只要每个人都能明确自己的位置和职责,整个队伍就能有序起来。不是指挥能够调度整个战局,那么整个军队的一切事务都要由他来操手了。也不是把一切都抓在手里,那么一切就尽如掌握。
越是人多的组织,领导者越要学会下放权力。
众人已经开始出,季方晓处理完了一批队伍的站位,才开始回答刚才程泽的问题。
“其实我们原先的计划是对的,也猜准了。蒋嘉柯想从边线防御我们。”季方晓说,“连胜虽然猜中了我们的计划,但是,蒋嘉柯或许没有听信她的话。”
一个指挥,最讨厌底下的人对自己制定战略指手画脚,提出质疑。几次三番,容易影响自己的威信。尤其蒋嘉柯原本对连胜就有点偏见,而对自己又有足够的自信。
因为指挥所看见的事情是不一样的,他们有自己的考虑。前线的人并不了解,更多时候提出的建议是短浅而片面的。这也就直接导致了,一般的指挥都有点刚愎自用的毛病。蒋嘉柯尤为明显。
他一错再错,被指出后不予反思。
季方晓“连胜把人骗到中路去,如果是说好的事情,那应该是附近的兵力过去布置包围,但是没有。他们自己绕了一个大圈,绕了阵营中段,才拦截住方见尘他们,说明指挥没有采信她的话。”
“中路防线先撤走再回拉,完全是被动而滞后的操作。如果没有连胜拦截,我们可能是能成功突围的。”季方晓说,“说明蒋嘉柯不仅没有采信她的建议,也没有采信她的分析。”
看对面眼睁睁放过正确的答案,往错误的道路上越奔越远,这感觉实在是相当复杂的。
再联想到自己,那就更复杂了。
如果刚刚不是连胜搅局,让他们心生戒备,而滞缓了脚步,他们可能已经从右侧成功突入。然后就能现对方后方空虚,确认计划无误。调集兵力,从被打开的中路突破。
一切完美而顺理成章。
可惜了,错过这样一个大好时机。
但同时也证明,蒋嘉柯第一次做指挥,水平有点不在线。
唯一值得担心的是,连胜处处料中,蒋嘉柯会不会总结失误,采纳她的意见,做出应对。
不过无所谓,现在优势掌握在他们手上。
他们已经错失了一次,不会再错失第二次。
蒋嘉柯那边也得到消息,赵卓荦等人已经被击退了,而中路开始有小股敌军来袭。
“我觉得他们刚刚应该是可以突破的,但是他们没有,选择观望,然后被打回去。这有点自相矛盾,应该是出了什么事。”周师锐说,“方见尘会主动去中路送人头就很奇怪了,你或许可以问问连胜的意见。”
蒋嘉柯沉思不语。
周师锐耸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