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三七小说网>综武侠天下第一美人格格党 > 第54頁(第1页)

第54頁(第1页)

——因為他確實很需要一位有權有勢有能力且對他愛女情有獨鍾,並能讓他愛女不排斥的年輕俊美男來做上門女婿。

而王小石這位年紀輕輕又受帝信重的將軍就十分合適。

當然溫晚也不是那種頑固不化,堅持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糟心大家長,他在答應王小石之前,還特意詢問過愛女溫柔的想法。

說實話,溫柔對王小石還是比較滿意的,不因為什麼,就單純因為她是重度顏控。

對比起其他那些不是在花天酒地就是在追名逐利的同輩人,王小石真的就是有一種出淤泥而不染的樣子。

也不是心動,就是單純想要試一下上門贅婿到底有什麼好壞。

反正她姐夫是皇帝姐姐是皇后外甥是未來皇帝,王小石敢納妾敢變心敢對不起她,就讓他變成王死石!

第29章【說英雄】完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帝登基大典之後的第十日便是封后大典,而就是在那一次大典之上,滿朝文武甚至很多人才真正見到皇后溫氏的真容。

也正是那一眼,遙遙看見的那一眼,讓無數人明白了帝為何會那般喜愛溫皇后。

滿頭珠翠,彩繡輝煌,恍若神妃仙子。

有一美人兮,見之難忘。

一時之間,無數文人騷客痴慕不止,更有見御駕而流連忘返,並靈感高漲寫下數不清的歌詠之文,流傳後世。

溫皇后出身嶺南溫氏,父為洛陽王溫晚,在除昏君、開朝一事上也是患難與共夫妻攜手,再佐以嶺南溫家相助,更是激勵帝匡扶中原之心,自然也足以與帝王相配。

至於那早就去世的張氏子,有點眼色的都不會提起來。

畢竟按照大多數人的看法,那就是溫皇后天生貴不可言,再加上容色傾城,見之忘俗,明顯就是那張氏子沒有福氣,承受不住才英年早逝。

總之說來說去還是皇帝陛下福氣大,得一賢后相伴。

此後溫皇后再親自帶頭與京中命婦夫人同辦育嬰堂、養老祠和女學女堂。

一時之間,在官員命婦和天下百姓口中,溫皇后善良賢德之名更是日益見長。

當大昭北伐以帝的完勝而告終後,於情伉儷情深,於政相輔相成,明君賢后,交相輝映之美譽就被史官工筆給記載下來,流芳千古。

根據洛陽王所稱,溫皇后從小就喜愛看書籍圖傳,即使梳妝打扮時也手不釋卷。無論是經史子集,還是字書醫方藝文類聚,亦或者逸書雜著琴譜樂曲武林秘籍等等,皆愛不釋手。

於是朝野上下皆以搜尋孤本進獻於溫皇后為榮——也不是想要阿諛奉上,就是單純想要跟皇后娘娘看同一本書,莫名有一種幸福的感覺。

當然溫皇后向來寬厚待人,每每得到一本孤本,都會將其拓印傳於天下,以保證神州大地的文學秘籍不至於斷絕。

此種大義之舉,若是普通人來做,必定要惹紅眼病詆毀之。

可現在做出這樣行舉的是一國之母,自然就是一連誇讚之聲,享譽四海萬邦。

又因為溫皇后天生筋脈閉塞不宜習武,故而有所遺憾,只得全心放在文學之上,時有樂詩詞顯於人前,多受追捧,頗有長安紙貴之景象。

命婦當中比如楊丞相的夫人便很是喜愛與皇后相處,時不時都要進宮跟溫皇后吟詩作對賞花對弈,自然也對帝後琴瑟和鳴舉案齊眉的場景習以為常。

每次朝中事務一畢,皇帝總會過來尋皇后,便是尊貴如楊夫人,也只能暫且避讓出宮,免得耽誤帝後之間的恩愛相處。

荷香和墨畫作為皇后身邊最得力的宮女,對於皇后經常與皇帝共執書卷,談古論今,並能發表獨特見解的現象見怪不怪。

因為溫皇后言行舉止皆為不俗,眼界和思想也是從不受匡束,而且諸多意見對皇帝對朝政大有裨益,再加上皇帝一向對溫皇后十分愛重,登基之後更是對溫氏一族常常恩遇諭制,於是一朝二聖的現象居然在唐朝之後的朝代再次出現。

幸有皇后時常提醒勸誡,才未曾使得溫氏外戚權力過大之事發生。君明後賢臣直,文治武功,柔中帶剛,春風和睦。大昭初期很快就迎來同樣讓後世魂牽夢縈的盛世——文武之治。

後世有無數史學家將昭朝的文武之治和唐朝的貞觀之治相提並論,而後面昭朝太宗蘇昭雲帶著滿朝文武延續文武之治開創的祥和盛世,更是比之唐朝的開元盛世也是不相上下。

更甚至因為祥和盛世並未像開元盛世那般被安史之亂打斷,並使得唐朝由盛轉衰,於是祥和盛世直接就取締開元盛世成為無數神州大地子民心心念念的桃源歸處。

特別是昭朝的第三人皇帝——女帝蘇鴻席,也就是以戰功封為皇太女的昭武宗,直接就將昭朝的版圖擴張至兩倍大。

根據野史所稱,昭武宗之所以能當上皇太女,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受太皇太后溫氏和常樂長公主的喜愛,於是才得以被太宗寵愛信重,並棄三個皇子而選皇女成為儲君。

而這個觀點也從太皇太后做皇后時開創和支持女學女堂,並鼓勵有才學有才能的女子入朝為官,甚至還讓自己的小女兒常樂公主入朝參政等等行為得窺一二。

對於這樣的言論,史學界的觀點一向是兩極分化,大多歸為三種觀點: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