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要把谢神筠钉死在栽赃嫁祸上。
最后一缕天光也被黑云吞噬。
风雪欲来。
——
数日后吹西北风,兵部大院里压顶的浓云卷到北衙,化作纷扬大雪。
谢神筠在查俞辛鸿遇刺案。
北衙在自己的地盘被混进了刺客,不消皇后训斥,自己便先抬不起头来,因此都憋着一口气,把刺客的底细查了个干净。
“这人名叫高峪,长安人士,家住蝶儿巷,爷爷做过太医署的医官,但因泄露贵人隐私被逐,因此北司当初审查医官时没有让此人入选,”江沉道。
北军狱夜里掌灯都驱不散黑暗,他们干的就是缉捕查密的事,狱里下的都是重罪,但他们最忌讳的不是什么谋反构陷,而是泄露私隐。
谢神筠翻过此人生平,道:“高峪在他爷爷那一代就被逐出长安,到他父亲时又回来了,他们举家搬回长安不久高峪就来考北司医官,”谢神筠点住高峪的名字,“这人是被故意抛出来的。”
北司遴选医官,身份审查这一关高峪就过不了,那他就只能是个用完即扔的棋子。
他出现在谢神筠眼前,就是来杀人的。
谢神筠问:“他是怎么混进来的?”
江沉道:“问题出在经历司负责文书选吏的人身上。”
经历司是北衙文书案卷管理之所,同样重要,里面的人品级不高,却有实权,历来是北衙晋升的踏脚石。
“经历司从主官到吏胥二十九人,都已查过,”江沉微微抿唇,这一查问题不小,他只挑了要紧的说,“经手文书的是冉重,事发当晚就畏罪自尽,但这二十九人里还有个叫张邺的,两月前被调去了神武卫。”
薄薄一页纸此刻有千钧重。
两个月,恰恰是谢神筠自庆州归来的时间,她的一举一动都被旁人盯着,早在那时俞辛鸿的死期就已经定好了。
北衙查刺客却查到了神武卫,不论真假,这个结论一出都只会让人觉得荒谬,遑论涉案人员都已身死,怀疑一个两月前就已调离北衙的禁卫更不能让人信服。
这案子已进退不得。
“北衙人员调动,都得郑镶点头。”谢神筠搁下了那页纸,说,“叫郑镶来见我。”
俞辛鸿的死,同郑镶脱不了干系。
——
郑镶踏进北衙大院,墙角的薄荷被雪沁出了冷香,他脚步一顿,问:“郡主到了?”
左右称是。
郑镶才从狱里出来,进屋时没有卸刀。
谢神筠坐在堂上,额间花钿嫣红,鬓边牡丹缀着金箔流光,艳色里透着冷。
她遇刺那日郑镶赶到小孤山,却没见到谢神筠的面。都说她受伤颇重,如今却半点看不出来。
谢神筠直入正题,道:“数日前北衙混进刺客,致使俞辛鸿遇刺身亡一案已有定论。”
她指白如冰,搁在桌上时似乎随时都会被融化。
“北衙经历司主事冉重与刺客里应外合,事发当晚便畏罪自尽,但经历司既出了纰漏,上到主官下至小吏都该彻查。其中有个叫张邺的人,在北衙四年,能力平庸,未立寸功,为何在两月前升做了神武卫千户?”
郑镶波澜不惊,道:“张邺能力虽不出众,但也是禁军老人,入北衙后兢兢业业,亦有苦劳。”他拇指擦过刀柄,旋即放松,“况且张邺的调令是由兵部签发,卑职不敢置喙。郡主若有疑惑,不如去问徐侍郎。”
他仍旧恭敬垂首,红袍隐在阴影里,成了半明半暗的灰。
郑镶这是告诉了谢神筠,张邺的一纸凋令出自谁手。
但兵部侍郎徐季遥是谢道成一手提拔上来的,换言之,要杀俞辛鸿的人是谢道成。
谢道成是谢神筠的父亲,他做这件事却没有透露半点风声给谢神筠。
这是场内斗,谢神筠被完全摒弃出局了。
烛花蹦出一声响。
“我知晓了。”谢神筠慢慢说。
堂中沉默稍顷,烛泪在灯座上积了厚厚一层,油烟熏黑了灯罩,留下斑驳的画影。
“郡主。”郑镶道,“您前几日在京郊遇刺的案件,已有了些眉目。”
郑镶负责调查谢神筠遇刺案,这几日一直没有结果,挑着谢神筠来北衙的时间来禀报,是算准了。
“哦?”谢神筠看向他,似乎并不急迫,“查出了什么?”
“那些刺客的身份十分干净,查不出来历,”郑镶道,“但他们所用的弓箭是军中制式,兵部有各州军备的详细图纸,经比对之后发现同徐州府兵所用式样十分相似。”
“徐州?”谢神筠重复了一遍这个地名,似乎没听清楚。
朝堂之上无小事,徐州如今是个敏感的字眼,太子要翻的府兵案,可就出自徐、寿二州。
“这些弓箭虽然样式同徐州军械十分相似,细节却有所不同,卑职不敢妄下定论。”
郑镶道,“兵部已调出了过往图纸的调阅记录,悉数在此,我也发信去折冲府,要他们协助查案。请郡主阅下。”
谢神筠仍是平静模样:“指挥使谨慎,我既是苦主,在此事上便不好多言,指挥使多费心便是。”
“还有一件事,”郑镶这时抬头,手握紧了腰间刀,“禁军探查过孤山寺,在底下发现了一条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