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突然回村了?」是林氏放輕的聲音。
「嗨,還不是祖先顯靈。那韓老爺做了個夢,夢到村里祖屋垮了,祖先讓回家守墓。韓老爺二話沒說就辭官了。聽說皇上捨不得,哭著不讓走呢。」
「韓老爺真孝順。」
「可不是,聽說皇上還封侯了,嘖嘖,風光得很。要我說這韓家祖先也不靠譜,早不顯靈晚不顯靈,偏偏升官時顯靈。」
「是這樣。」
「哎,哪有祖宗擋著子孫升官發財的。好了好了,跟你聊了半天,差點耽誤正事,我還得上其他家呢。」趙大娘說著急匆匆走了。
過了會兒,林氏進屋,說紅宅的人回來了,給村里每戶送了十升良米。
「韓老爺?」蘇希錦記得昨天那白衣小公子也說姓韓。
看來真是紅宅的人。
慶豐三年,任太子太傅韓國棟為太傅、觀文殿學士。辭,曰:「昨夜祖先託夢,斥臣離家半百,不敬香火,有違孝道。臣惶恐,不敢不從。」帝屢留不住,無奈應允。封其為韓國公,食邑1萬戶,賞黃金百兩,白銀一萬。
蘇希錦整理聽來的消息,太子太傅從二品,太傅從一品,國公從一品,都是大官。相當於現代的副國級別。
再進一步就是宰相了,古代人真任性,因為一個夢便放棄大好前程,告老還鄉。
蘇希錦撐著臉感嘆。
「小小年紀,嘆什麼氣?」林氏看著她大人樣子只覺好笑,「你收拾下,等你爹種田回來,一起去祖父那裡吃飯。」
「今天?」蘇希錦跟她確認,以前一般過節才會過去。
「多半是為了你三叔的事兒。」林氏說。
明年正是三年一度的科舉考試,三叔要去府里參加鄉試。
陳朝讀書成本高,蘇家每年的收入除了一家吃喝,全都投在了蘇義仁身上。現在祖父叫過去吃飯,多半是給三叔籌盤纏。
蘇希錦瞭然。
酉時末,蘇義孝歸家,林氏包了兩斤羊肉,帶著蘇希錦過了老宅。
穿過矮丘,才到田坎,就見蘇母指著一女孩兒罵:「只知吃,不知進的賠錢貨!早晚把你嫁出去,沒得留在家裡糟蹋糧食。」
那女孩兒十四五歲,穿著一件泛黃的補丁舊衣,畏畏縮縮團成一團,躲在角落不敢作聲。這是蘇希錦的堂姐,蘇希雲。
「還不進灶屋燒火,我還沒死呢,喪著張臉給誰看!」大伯母劉梅蘭也虎臉罵:「以為自己外家有錢,還是爹當官?躺在家裡等人伺候?」
外家有錢指的蘇希錦,她的外祖父是青陽縣裡有名的商戶。至於當官的爹……
「喲,哪個的爹是當官的?」門裡又走出一位穿著大紅色布裳,頭插金簪的女人。
「可恨我爹只是個村長,算不得正經官職。改明兒我家相公中了舉人,那才是真真正正的官老爺呢。」
正是蘇義仁的妻子李淑芳。
兩人指桑罵槐,蘇希錦便跟著爹娘進了屋,趁著大人都有話說,悄悄去了灶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