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迹象表明,东北国防军和解放军已经成了一家人。
他们的飞行员都是在东北接受训练的。
东北国防军内部不少高级将领直接就是共产党员的身份。
米国和东北国防军有着直接的利益冲突。
其扶持印度对抗缅甸,其本质就是对抗东北国防军。
我们就是米国的盟友。
如果我们战败,对米国的亚太战略,影响巨大。”
会议结束,国民政府自然就派遣阎锡山会见米国大使威尔。
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后,阎锡山就等着也可威尔的回答。
本以为会费一翻口舌,然而威尔却说:“阎先生,你们就算不说我们也会督促印度尽快展开行动。
如果印度能够掌握战场的主动,甚至能够直接杀入缅甸本土。
那么就能促使国军和解放军暂时握手言和。
这对国民政府非常重要。”
“威尔先生,国军的战略部署已经被解放军彻底打乱了。
如果不能尽快结束战争,国军前景堪忧。”
可以说,国民政府其实也是西方扶植起来的势力。
在这种情况下,阎锡山也没有必要和米国大使转弯子。
坦诚相待有时候还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这不,阎锡山交到米国大使就开门见山,国军已经快要被解放军打崩了。
如果不能立即停战战斗,给国军以喘息之机,让国军尽快调整战略部署,国军会很快就能被解放军打崩的。
解放军一旦彻底控制中华大地,这对米国全球战略会产生无法预料的结果。
各方情报显示,作为如今米国最大的对手,东北国防军和解放军似乎有某种默契。
“阎先生,我已经把国民政府这边遇到困难反映上去了。
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的。
印度德里,米国大使史蒂夫再次来到辛巴的办公室。
“总理先生,本国希望你们能够尽快对缅甸展开军事行动。”
“大使先生,我们的空军目前仅有四千,和缅甸军方比起来,弱势很大啊。”
辛巴这是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我们的对手拥有八千战机,你让我如何与之作战。”
辛巴也知道,爱哭的才能有好果子吃。
然而史蒂夫却不吃这一套。
“辛巴总理,你应该明白你们的定位,你更应该明白我们扶持你们的目的。
对抗缅甸是你们的责任和义务。
如果你们继续给我磨洋工,出工不出力,那我们就不需要你们了。”
辛巴一下子就给吓懵了。
米国这个时候把印度撇下来不管那对印度绝对是致命的。
因为,这个时候,英国就是米国的小弟,米国说什么,英国就得照办。
如今的印度军工也仅仅能够生产一些炮弹子弹什么的,数量还很感人,根本就不能满足印度六百多万军队的日常训练所需。
所以。这段时间以来,印度还在不时地向米国英国以及苏俄要子弹要炮弹。
更加关键的是,印度的钢铁厂现在根本就炼不出合格的枪炮钢,也就是说,现在印度的兵工厂唯一能生产的武器就是迫击炮。
能够生产迫击炮,这对印度军队来说也是巨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