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他们喜欢干活,实在是秦王殿下给的钱太多了。
这年正常头的匠户并不受待见,做工也是义务,必须要按时完成。
只有朱樉把他们当个人看,不仅每天供两顿饭。
还按件给他们钱,每个月少说也能够有个两钱银子。
可惜在这之前没人下订单,朱樉也只能够压缩人员、减短工作时间。
李文忠给的这一万不算多,不过看样子也是先验验货。
要是用的顺手,说不定能下个大订单。
这种用起来不心疼的东西,一场仗怎么不得用个几十万?
二十万,采购价也才一万两。
朱樉也不过才赚四五千两,利润率已经很低了好吗!
除了二踢脚之外,其他的火器不是价格太贵,就是使用环境苛刻。
李文忠全都没瞧上眼。
两人从校场出来,一同回了李府。
三千两银子,并不全是白银,还有一部分是丝绢。
其实明初丝绢的价值,还要略微过白银。
“多谢表兄,来日樉必有厚报!”
朱樉看着一箱箱的财物,对着李文忠拜道。
李文忠摆摆手:“都是自家人,用不着这样的虚礼。”
“左右不过一些银钱罢了。”
“待你日后上了战场,立下大功,要多少钱没有?!”
接着又说道:“那些部落人,大多有不少的牛羊、马匹,一场仗下来赚个几十万两不成问题。”
李文忠这一次出征,就从残元那里抢到十几万头各色牲畜。
大头都交给大明朝廷,收入少说也有几万两银子。
剩下的出征的将士们,每人也能够分到一头牛或者马。
这也是为何洪武年间能够支撑得起十几次北征的原因。
每次出征都能够抢到钱,士卒的士气自然是无比高昂。
朱樉有些羡慕地眨了眨眼睛:“要不下次北伐,我就跟着您出征吧!”
李文忠哈哈大笑后道:“有志气!”
“若是圣上准许,自然可以!”
两人又聊了一阵北伐的事情,朱樉这才告辞离开。
紧接着,应天府内朱樉较为熟悉的王宫贵胄们,都被朱樉找上了门。
每家每户借走从一千到两万两不等。
其实大多数都只出到三千两之内。
两万两银子,是朱樉回宫之后向马皇后抱着大腿哭诉了半天求来的。
正好遇到老朱,两人便一同出了两万两银子。
算是支持朱樉创业。
当晚,朱樉和朱棡、朱棣两人,一同在殿内算账。
朱棡、朱棣都是兄弟,还能够信得过,便被朱樉拉过来一起做事。
“二哥,你瞧瞧我写得对不对?”
朱棣拎着一张纸过来问道。
纸上的字还有些歪歪斜斜,不过还算工整。
纸上罗列着大串大串的人名或官名,后头则是向他们借的钱款数量。
粗略一算,也有四五十家的数量。
“干得不错,四弟。”
朱樉表扬了一句。
朱棡刚刚算完所有的钱款数目道:“二哥,一共有现银十万一千八百两,丝绢八万匹。”
“这些丝绢大致可折算二十三万两银子。”
“哥,你咋能借到这么多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