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课农桑本就是县令的职责。
多鼓励一些人一起好好种地。
不过这一届考生是来不及了
才通过科考、正在准备“释褐试”的中第者们丝毫不知道自己逃过一劫。
和太傅等人“畅谈人生”之后,贺明隽的日子更悠闲了些。
如今的东宫还称不上密不透风、尽在掌控,但至少众人还算各司其职,没有误事。
赵青山来东宫已经近两个月,他能力不差,又为了得到重用格外用心,自是使出了浑身解数,他早就把东宫的人事摸清了,对太子也有一定的了解。
太子只是懒得管事,但绝对不傻
尽心做事的人,太子是看在眼里的。若有人想糊弄甚至拿捏太子,那简直是老寿星上吊。
前任詹事不就是前车之鉴吗
赵青山看得明白。
太子登上那个位置之后的事,他只敢偷偷想想,但他清楚现在好好表现准没错。
要一个宦官任太子詹事不大合适,贺明隽便给赵青山安排了别的职位。只是大家都清楚,赵青山就相当于东宫的大总管。
而洪詹事被贬为署令后,一来他原本不是干这个的,业务不熟练,二来他或是自恃清高心有不忿,一开始竟不肯好好干,把什么事都推给副手。
后来他被训斥一顿,又调到一个更没实权的职位,再加上大家愈加信服赵青山,他看出太子又不是个心软念旧情的人,反而老实下来。
其余人见曾经的詹事都如此,就不敢放肆了。
四月的尾巴很快过去,转眼就到了五月初一。
这天是二皇子的十岁生辰。
此时的人认为五月是毒月,五月所生的小孩不吉利,可偏偏二皇子生母是四月三十动,第二天才把他生下来。
这简直让二皇子本就不幸的人生雪上加霜。
按照这个时候的习俗,除了周岁、及笄、加冠这几个重要日子,年轻人都不会很正式地大摆筵席庆贺生辰,大多是一家人或是叫上亲近的兄弟姐妹小庆一番。
其中亲友送寿礼自不必多说。
东宫应对这些都有章程,几乎不必太子过问。
贺明隽没有精心挑选礼物,只让人按旧例准备。
不管他对二皇子是什么想法,陡然改变太多会显得反常。
因为现在已经进入夏季,天儿已经有点热了,所以贺明隽便在下午太阳快落山时进了宫。
他陪皇后下了两局棋打时间门。
快到用晚膳时间门,嘉乐帝来了。
今天是初一,皇上本就应该来陪皇后,更别说嘉乐帝本就常来皇后宫中。
嘉乐帝知道太子下午才来且没有离开,见了贺明隽,就问起原因。
贺明隽坦然道“今日是二弟十岁生辰,到底是个整寿,我今晚也没什么事,就准备去凑个热闹。”
嘉乐帝闻言一怔,随后就看向皇后。
皇后像是没有察觉嘉乐帝的目光,浅笑道“太子长大了,知道关爱弟弟了。”
嘉乐帝绷着脸,说“二皇子的生辰而已,你差人送份寿礼便罢了,何必还亲自去都这么晚了,夜间门还有些凉意,早点回东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