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三七小说网>京城模范夫妻互穿后番外 > 第76节(第1页)

第76节(第1页)

崔令宜实话实说:“这个我并不清楚。也许是因为康王想拉拢你们的同时,也想要瑶林书院,所以就特意去查了崔伦?结果没在江南查到这么个女儿,就起了冒名顶替的心思。”

“那也有可能是女儿去世了,只是秘而不宣呢?”卫云章沉思,“他们怎么敢笃定,崔令宜就是一个活人呢?出现在崔伦和老夫人面前,他们会高兴而不是惊吓?”

崔令宜:“……你要实在想知道,要不你自己去问吧。”

卫云章看向她:“绘月轩那个掌柜知道这里面的内幕吗?”

崔令宜:“他肯定不知道,他就是个在京城传话的。”

“那‘纪门主’知不知道?”

崔令宜眉头一跳:“你怎么知道纪门主?”顿了一下,露出了然而鄙夷的神色,“你上次瞒着我去绘月轩,从掌柜那儿听来的?”

卫云章点了一下头。

崔令宜“嗐”了一声:“我也不知道他知不知道,严格来说,这个任务是楼主直接向我下达的,但楼主不可能时时刻刻看着我,所以纪门主相当于一个替楼主监督我办事的。他肯定知道一些,但具体有多少,我就不清楚了。”

卫云章:“你觉得我若是去试探他,可行吗?”

“不太可行。”崔令宜扯扯嘴角,“他很了解我,对我惯用的功夫也熟悉。而且他极有可能跟你说些你听不懂的东西,你万一接不上话,那可不妙。”

卫云章无语:“既然如此,那你还让我问什么问!”

“我是说,你要实在想知道,要不去问问崔伦和侯府老夫人,当年发现崔令宜走失的时候,都给哪些官员写信求助过。经手此事的人不多,但有京官也有地方官,时过境迁,可能有些人都已经致仕了,或许是他们将此事泄露给了拂衣楼呢?”崔令宜道,“当年能保密,可能是因为体谅两家,但在拂衣楼的威胁下,可没什么保密的必要了。当初为了让我能完美扮演崔令宜,拂衣楼还把早就回老家的崔令宜奶娘给找了出来,让她回忆了崔令宜身上有没有什么特征。”

“然后拂衣楼就给你后颈纹了个胎记?”

“是啊。”

卫云章皱了皱眉:“那奶娘现在还活着吗?”

崔令宜抿唇:“我不知道。但按照我对拂衣楼的了解,等我被侯府老夫人认领之后,她应该就没用了。”

卫云章闻言,沉默许久,方道:“你说拂衣楼,接单杀人,解决的都是江湖恩怨。既然是江湖恩怨,又到了必须得雇佣顶尖杀手的地步,那被杀者或许也不能算全然无辜。可是,为了替康王办事,为了把你顺理成章地塞进崔家,像奶娘这样的人无辜丧命,你觉得合理吗?”

崔令宜眼帘低垂,并不回答。

“你不回答我,是因为你知道不对。”卫云章一字一顿地说,“你不是天生没有良心,你其实知道对错,只是知道对错于你无用,甚至会可能让你活不下去,所以你才会放弃了良心。拂衣楼把你们变成工具,变成怪物,以前你碍于强权,无力反抗,你甚至在耳濡目染之下学会了麻痹自己。你不是说,背叛拂衣楼的人会遭到追杀吗?你不是不想背叛,你只是不敢背叛。可现在机会摆在你面前,你敢不敢试一次?”

崔令宜飞快地看了他一眼,咬住了嘴唇。

马车停了。

瑞白的声音传进来:“郎君,夫人,到家了,请下车吧。”

卫云章起身:“哪些是你妥协之后的想法,哪些是你真实的心声,你真的分清了吗?”

-

过年之后,崔令宜和李博士又给瑶林书院的学生们上了两次课,便结课了。学生们纵然不舍,但春闱在即,翰林院与国子监愿意把历年经卷拿出来给他们讲解,已是仁至义尽。

当然,像范柏这种学生,今年不考试,看上去轻松一些,还会问崔令宜:“卫编修,下次你还来讲学吗?”

崔令宜卷着手稿,轻轻敲了一下他的脑袋:“春闱三年一次,翰林院又添新人,下次定然是换人来。怎么,我不来,你还不肯好好学了?”

范柏摸了摸脑袋,笑了一下:“不是嘛,这不是大家喜欢你嘛。反正你是院长的女婿,常来书院坐坐也可以嘛。”

崔令宜:“我忙得很。”

她这话不是推脱,而是实话。虽然皇帝给卫云章编撰的《文宗经注》放宽了期限,但卫云章也不能真的拖上太久,现在瑶林书院的课结束了,也该把编好的《文宗经注》呈上去了。

只是有些东西可以由卫云章在家里完成,但有些东西还得由崔令宜自己干,比如把成摞成摞的书稿交给翰林院的同僚装订,还有她自己得抓紧时间熟读全文,免得万一出了什么问题,她自己都说不清楚,那就荒谬了。搞不好还会有“卫云章找代笔”的流言出现。

厚厚几本《文宗经注》交上去,过了大约半个月,皇帝传她入大内觐见。

崔令宜听到小黄门的旨意,心里一个咯噔。

她还从来没见过皇帝呢!这可怎么办!

好在卫云章已经想到,她可能会被皇帝叫去问《文宗经注》相关的事情,在家提前跟她叮嘱了一些注意事项,是以她现在虽然心里慌张,但至少面色镇定。

况且,卫云章还说了,皇帝虽然早年征战,看上去有些严肃冷峻,但对他还是挺欣赏的,要不然也不会点他当探花。崔令宜若是有什么不周到的地方,皇帝应该也不会特别计较。

是以,崔令宜小心翼翼地

在御书房向皇帝行礼问安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下一瞬,一本书会从御桌上飞到她的头上,险些刮破她的脸。

她愕然抬头,又紧急低头,闻得上方雷霆震怒:“卫云章,朕把这么重要的差事交给你,你就是这么敷衍朕的?”

崔令宜当场愣住,一时不知作何反应。

皇帝继续怒道:“《文宗经注》汇聚历代名篇,同时又收录许多残章,因是残章,版本颇多,需得仔细甄别、多方考据,方可最终落笔标注。朕把这个差事交给你,是看你年轻才盛,又有精力,不像翰林院里的其他老家伙,看一行字都得眯着眼看老半天。可你瞧瞧,你给朕呈上来了什么东西!”

崔令宜伏在地上,咽了咽喉咙,才谨慎道:“卷帙浩繁,臣虽尽心而为,未敢有一日携带,但终究见识有限,不比陛下博闻广记。不知臣是哪里出了差错,还请陛下明示,臣定当立刻改正!”

皇帝冷哼一声道:“朕且问你,岭南潞州,民风淳朴,文章中写当地人喜好喝芦酒,是也不是?”

崔令宜迅速在脑海中搜寻一番,想起确实有这么一篇文章,是两百余年前的一位文学大家所写,讲的是自己被贬谪后在潞州的生活,里面有提到一些当地吃喝。

当地人喜欢喝芦酒?崔令宜又努力想了一下,一时之间有些不敢开口。

《文宗经注》里那么多文章,她纵然熟读过,也未必能记住某一篇文章里只出现过一次的酒名。在她隐隐约约的印象中,那潞州的酒,似乎不叫芦酒。但皇帝这个问法,莫非是文章中写的是芦酒?

可若是文章中写的是芦酒,那她记得的又是什么?她又没去过潞州。

见她犹豫不决,皇帝怒气更甚:“你连自己过手的文章写了什么都不知道?”

“臣不敢!”崔令宜当即又磕了个头,“臣,臣记得……不是叫芦酒……”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