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营帐外晨光初照,叶宇尧前来向叶梓煜告辞。他神色凝重,眼中透着对边疆局势的忧虑,说道:“煜儿,我那十万大金军还驻扎在这,边疆形势严峻,我得即刻赶回东边疆,以防敌人趁虚而入。”
叶梓煜理解地点点头,不再挽留,缓缓起身,亲自走出营帐,目送叶宇尧离去。他的目光随着叶宇尧的背影渐行渐远,直到消失在视野中,才转身返回营帐。
时光匆匆,两个月转瞬即逝。军营里,众人的伤势已基本痊愈,南宫渊那顽固的肺炎也已大为好转。
这日,南宫渊、汤瑶瑶带着小星星来到叶梓煜的营帐,准备向他们辞行,返回洛璃国重新整顿朝纲。
叶梓煜关切地问道:“南宫国王,需不需要我派些军队护送你们回去?”
汤瑶瑶微微一笑,婉拒道:“多谢王爷的好意。如今我国奸相司远已除,虽说国内局势尚有些混乱,但我军士兵恢复得不错,以我们目前的实力,足以重新掌权。司远身为我国臣子,却暗中勾结北轩国,妄图颠覆两国,幸得此次一举将其铲除,才免去了更大的灾祸。”
周亚夫将军在一旁点头附和:“没错,老夫与向阳军师等人定会全力辅佐陛下,重新整顿军权,绝不让类似司远这样的奸佞再有可乘之机。”
叶梓煜不禁赞叹:“珍贵妃果然是巾帼不让须眉,若日后有任何需要,尽管开口,本王必定全力相助。此次能顺利击败司远,也是两国齐心协力的结果。”
南宫渊和汤瑶瑶再次谢过叶梓煜的好意。
汤瑶瑶走上前,握住温暖的手,眼中满是感激:“王妃,感谢你救了我家阿渊。往后若你们有难处,我们洛璃国定不会袖手旁观,毕竟两国已然结盟,永保和平。”
温暖微笑着点头,随后拿出早已备好的药箱,递到汤瑶瑶手中:“珍贵妃,这是陛下的药,服用次数我都写在纸上了,你照着上面的说明按时给他服用就行。”
汤瑶瑶接过药箱,连声道谢:“谢谢王妃,你想得太周到了。”
这时,小星星跑了过来,眼中闪着泪光,却强笑着说:“煜哥哥,暖姐姐,我真的很开心能和你们一起度过这段时光。虽然我要走了,但我会永远记得你们的好。等你们有空了,一定要来洛璃国找我玩,我带你们去看最好看的风景!”
叶梓煜和温暖笑着答应:“好啊,一言为定!”
小星星让他们俩蹲下来,然后分别在叶梓煜和温暖的脸颊上轻轻一吻,说道:“再见啦,我会想你们的!”
叶梓煜和温暖也温柔回应:“再见,小星星,我们也会想你的。”
就这样,南宫渊一行人带着他们的士兵,踏上了返回洛璃国的路途,去整治他们的国家。
待他们离开后,叶梓煜转身对温暖说道:“娘子,我们也准备启程回京城吧。”
温暖一听,眼中满是激动:“相公,我都等不及了,好想马上见到我爹,也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
叶梓煜笑着安慰道:“岳父大人肯定一切安好,你就别担心了。”
于是,叶梓煜带领着军队浩浩荡荡地启程回京城。
一路上,士兵们欢声笑语不断,想到即将回到家乡,见到父母、妻儿,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经过漫长的跋涉,叶梓煜和温暖终于抵达了京城。他们马不停蹄地直奔皇宫,此时,皇上早已带领众大臣在保和殿门口等候,为他们打胜仗归来接风洗尘。
当叶梓煜和温暖率领王府众人踏入保和殿的殿前广场时,皇上远远望见他们面容上的疲惫与憔悴,眼中不禁涌起心疼之意。
叶梓煜和温暖等人立刻跪地行礼,齐声说道:“儿臣拜见父皇,父皇万福金安。”
皇上快步上前,扶起他们,说道:“煜儿,温暖,此行你们辛苦了,父皇为你们感到骄傲。快,都起来吧。”
温暖起身,一眼就看到了老泪纵横的丞相父亲。她眼眶一红,飞奔过去,紧紧抱住丞相:“爹,女儿回来了,女儿好想你!”
丞相也紧紧拥抱着女儿,声音颤抖:“好女儿,你是爹的骄傲,爹以你为荣!”说着说着,不禁痛哭流涕。
一旁的雪贵妃见状,上前说道:“皇上,煜王爷和煜王妃此次立下大功,不可没,一定要好好奖赏才是。”
叶梓煜和温暖连忙向雪贵妃行礼,这时皇上说道:“雪贵妃如今已是皇后娘娘,你们要称呼皇后娘娘。”
叶梓煜和温暖对视一眼,随后恭敬地说:“参见皇后娘娘。”
雪贵妃一脸和悦,微笑着说道:“煜王爷、煜王妃免礼。”
这时,礼部尚书王大人却突然站了出来,清了清嗓子,神色严肃地说:“煜王爷,此次您与洛璃国联合作战,加上有北川王的支援,虽说取得了胜利,但这结盟之举,实在令人费解。洛璃国向来与我国有些摩擦,此番突然结盟,其中是否有什么隐情?莫不是……”他微微一顿,目光扫视众人,“莫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
此言一出,殿外瞬间安静下来,众人的目光纷纷投向叶梓煜和温暖。
叶梓煜却神色自若,不慌不忙地说道:“王大人所虑不无道理。但在这乱世之中,唯有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才能抵御外敌。洛璃国虽与我国曾有摩擦,但此次洛璃国奸相司远,身为北轩国的卧底,妄图勾结多国势力,将楚国与洛璃国都拖入万劫不复之地。两国皆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唇亡齿寒,我们携手抗敌,实乃为了两国百姓的安宁,为了边境的和平。”
温暖温婉而坚定地补充道:“此次战争,我们亲眼目睹了两国百姓在战火中的苦难。结盟并非一时之举,而是为了长久的和平。”
叶梓煜接着说道:“在战争胜利后,本王我代表楚国,在父皇的授权下,与南宫渊国王签订了和平协议。协议一式两份,由南宫渊国王加盖洛璃国玉玺,我则代表楚国签字,并附上父皇御赐的尚方宝剑印信,以昭显协议的效力。协议规定,两国开放边境关卡,设立互市,鼓励商人往来贸易,促进物资流通;双方承诺永不主动挑起战争,若有争端,通过和平谈判解决;若一方遭遇他国侵犯,另一方需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供军事援助或物资支持。”
这时,户部尚书赵大人也站了出来,皱着眉头说:“话虽如此,可此次出征,耗费了大量的军资,国库都有些吃紧了。如此高昂的代价,换来的胜利,是否值得?”
叶梓煜微微一笑,回应道:“赵大人,战争的确耗费巨大,但若是不战,任由奸相司远等人勾结他国,边境永无宁日,百姓又怎能安心生活、生产?如今我们取得胜利,边境得以安定,百姓便能安居乐业,这对国家的长远展,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而且,与洛璃国的贸易往来,也会为国家带来新的收入,弥补此次的损耗。”
就在众大臣们微微点头,觉得此事已尘埃落定之时,兵部侍郎孙大人突然站出,脸色阴沉地说道:“煜王爷,话可不是这么简单。听闻此次战争中,先锋营的将士们冲锋在前,损失惨重,而他们的作战策略,可是您亲自制定的,这您又作何解释?那些将士的性命,难道就这么白白牺牲了吗?”此言一出,殿内气氛瞬间降至冰点,众人面面相觑,原本放松的心情又紧绷起来。
叶梓煜神色一凛,正欲回应,这时,一名传令兵慌慌张张地冲进大殿,“扑通”一声跪地,高声喊道:“皇上,大事不好!北轩国得知楚国与洛璃国签订和平协议,恼羞成怒,已陈兵边境,意图进犯!”这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瞬间让朝堂乱作一团。刚刚还在质疑叶梓煜的大臣们,此刻吓得脸色苍白,不知所措。
叶梓煜却不慌不忙,他向前一步,沉稳地说道:“父皇,诸位大人莫慌。在与洛璃国结盟之时,我便料到北轩国不会善罢甘休,早已安排了后续部署。如今边境守将皆是经验丰富、英勇善战之士,且我已秘密调配了精锐部队前往增援,北轩国想要进犯,绝非易事。”说着,他从怀中掏出一份兵略图,展开呈给皇上,详细讲解应对之策。皇上听后,紧皱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点头称赞:“煜儿考虑周全,朕心甚慰。”
大臣们也纷纷投来敬佩的目光,那些曾质疑他的人,此刻也不禁暗自佩服。
皇上抬眸,眼中满是关切,温声道:“好了,煜儿,温暖,你们一路奔波,舟车劳顿,先回去好生休息。朕自会论功行赏,不会亏待你们。”
叶梓煜与温暖相视一眼,而后双双跪地,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齐声说道:“谢父皇体恤,儿臣告退。”语毕,他们缓缓起身,倒退数步后,才转身稳步离去,身影逐渐消失在宫殿的廊道尽头。
与此同时,京城的百姓们也在热议着这场战争。
街道上,百姓们夹道欢迎叶梓煜和温暖的队伍。人群中,一位白苍苍的老妇人,眼中含泪,拉住叶梓煜的手说道:“王爷,您可算回来了。我那儿子,就死在了这场战争里,可我不怪您,要不是您和洛璃国联手,把那些坏人打败,还不知道要有多少孩子回不了家。感谢您,给我们带来了和平。”
叶梓煜微微颔,眼中满是沉痛与坚定:“大娘,是本王对不住您,往后,楚国定会护百姓周全。”
不远处,一位年轻的书生激动地说道:“这场战争打乱了我的学业,如今好了,和平来了,我终于能安心读书,考取功名,为国家出一份力。”
周围的百姓纷纷附和,对未来充满了期望。这些百姓的话语,从街头巷尾,传到了保和殿内,让在场的大臣们也深受触动,更加坚定了维护和平、展国家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