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木匠,天下能做的人很多,不缺朱由校一个。
至于怎么做皇帝?
朱由校还不知道,但他知道,自己得先过了眼前的一关,先把明末三大案之一的‘移宫案’,给压下去!
晚明三大案:梃击、红丸、移宫。
‘移宫’在这三者中斗争的过程最简单,但涉及的势力最复杂!持续的时间是最短,但造成的影响也最深远!
斗争一开始,李选侍就凭借天时、地利、人和争得先手,直接控制了整件事情的核心人物——朱由校!
有朱由校这个未来皇帝在手,她就能肆意提要求。
但另一方也不傻,反而很聪明!
一个个斗争老手通过撒谎、欺骗,威胁、强抢,外加合纵连横、内外同心等一系列手段,将朱由校给控制到了自己手上!
然后,再将李选侍的要求都给扫进了垃圾堆!
尽管这中间还有波折,但也不过是内廷、外朝两方,你来我往的拔河罢了。
可内廷上下一心?外朝铁板一块吗?
不是!
都不是!
在内廷,除了李选侍的人,还有朱由校自己的人,更别说朱常洛这位先皇,留下的庞大心腹团队!
甚至,更早的万历皇帝,也留下了不少宦官、嫔妃。
他们在这件事,都有参与,都有各自的立场!
在外朝,东林与齐楚浙党势如水火!
就算在解救朱由校这件事上达成一致,但想要无私无我的合作。。。
除非东林党和齐楚浙党都是圣人!
更别说,外朝还有什么宣党、昆党,以及庞大的勋贵群体、皇明宗室!
所有人的利益诉求,都是不一样的。
所有人,也都在这次政治斗争中,尽情展示自己,争得上游!
但很明显,有赢家,就会有输家。。。
泰昌元年(162o年)九月初一,大概五更时分,泰昌皇帝朱常洛驾崩。
九月初六,天启皇帝,也就是朱由校本人登基。
移宫案,就生在这六天时间里!
当然,现在的时间还不能叫泰昌元年,而应该叫万历四十八年。
按照惯例,明年,也就是1621年的时候,才能算是泰昌元年。
可泰昌皇帝不是驾崩的早嘛!
登基一个月就不在了。。。
第二年去称泰昌元年,不合适啊!
要是称了,那天启元年怎么办?
继续往后推?
更不合适了!
至于说把万历四十八年直接叫做泰昌元年。。。
那这一年七月之前,万历皇帝可还活着呢!
大臣们要是敢这么上年号,那泰昌皇帝可真是孝出强大!
大家伙儿可以一块儿‘青史留名’、遗臭万年了!
所以,在各位大臣绞尽脑汁之后,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方案出炉了:万历四十八年一月到七月,万历皇帝还活着的时候,称万历四十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