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1章
柏林之行结束后,胡爽的名字在国际影坛更加响亮了。
邀约像雪片般飞来,各种剧本堆满了施楠英的办公室。
“看来我的工作量又要增加了。”
胡爽握住妻子的手,在她手背上轻轻一吻:“辛苦你了,我的贤内助。”
十年婚姻,两人的感情依然如胶似漆,羡煞旁人。
在众多剧本中,一部名为《非洲之心》的电影引起了胡爽的注意。
这部电影由一位国际知名导演执导,故事背景设定在非洲,融合了非洲本土文化与东方文化元素。
胡爽将在电影中饰演一位前往非洲进行文化交流的学者。
“这个角色很有挑战性,我喜欢。”胡爽对施楠英说道。
施楠英点点头:“我也觉得这个角色很适合你,能让你展现出不同以往的表演风格。”
为了更好地诠释这个角色,胡爽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准备工作。
他深入研究非洲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甚至开始学习当地的语言。
“我要让我的表演更加真实可信,让观众感受到非洲文化的魅力。”胡爽说道,眼神中充满了对角色的热情。
胡爽的认真和敬业精神深深地感染着家人。
胡新和胡平安也开始关注非洲文化,时不时地和父亲讨论一些相关话题。
“爸,你看我找到的这个非洲部落的纪录片,很有意思。”胡新兴奋地对胡爽说道。
胡平安也凑了过来:“是啊,他们的舞蹈很有活力,他们的音乐也很有节奏感。”
胡爽看着两个儿子,欣慰地笑了:“你们也对非洲文化感兴趣了,这很好。”
几个月后,胡爽踏上了前往非洲的旅程。
初到非洲,胡爽就被当地独特的文化氛围所震撼。
这里的一切都与他熟悉的东方文化截然不同。
在拍摄过程中,巨大的文化差异给胡爽的表演带来了诸多难题。
一些在东方文化中很平常的手势和表情,在当地文化中却有着特殊的含义。
“这个手势在这里是表示祝福的意思,但在他们的文化中却是一种侮辱。”一位当地的文化顾问对胡爽解释道。
胡爽这才意识到自己之前的表演出现了失误。
“真是隔行如隔山,文化差异真是不容忽视。”胡爽心中暗想。
他积极地与当地演员和文化顾问沟通,虚心地学习当地的文化知识,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表演方式。
“这场戏,你需要表现出一种谦卑和尊重,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姿态。”导演对胡爽说道。
胡爽认真地听着导演的指导,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直到完全掌握了角色的情绪和状态。
“好,这条过了!”导演满意地喊道。
胡爽松了口气,擦了擦额头的汗水。
自己正在逐渐融入到这个角色中,也正在逐渐理解非洲文化的精髓。
在一次拍摄休息期间,胡爽和一位当地演员聊起了天。
“你们的文化真是博大精深,我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胡爽谦虚地说道。
那位演员笑着说:“你们的文化也很有魅力,我们也应该互相学习,互相借鉴。”
胡爽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文化交流是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需要不断地学习、理解和包容。
而他,愿意成为这条道路上的一座桥梁,连接东方与西方,连接中国与世界。
拍摄过程虽然艰辛,但胡爽始终保持着乐观和积极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