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三七小说网>争雄汉末 > 第4章 确认(第1页)

第4章 确认(第1页)

第二年的某天,周琳坐在院子里晒太阳,旁边陪着的是丫鬟玉儿。陈灵在赵翠的指导下做这女红。而陈兴则在一边假装玩耍,一边在心里感叹“这日子啥时候到头啊,实在无趣,不知家人过的如何,好想刷手机啊”。

这时一位仆人匆匆跑来内院。玉儿语气不悦道:“何事如此慌张?万一惊扰夫人腹中胎儿,你可担当不起”。

仆人被玉儿这样一喝,赶忙停下来,然后慌忙对着周琳道:“禀告夫人,老爷派我来传话。老爷接到州府文书,黄巾贼聚众暴乱,攻击周边村县,他要坐镇府衙,与同僚、乡贤商量解决办法,暂时无法归家”。

众人听后,都脸色惊惧。周琳不愧为当家主母,她立刻站起来对旁边的玉儿道:“立刻吩咐下去,锁好大门,没我允许,任何人不得开门”。

然后她对仆人说:“你马上通知家里的护院,来后院集合,分武器,安排人把守前后门”。

接着她对赵翠说道:“劳烦妹妹领灵儿和兴儿进屋,照看好他俩”。

众人领命后,马上行动起来。

赵翠牵着赵灵,刚牵起陈兴,准备带回屋里。却现陈兴站着不动了。她以为陈兴被吓到了,于是她蹲下身子温柔地对陈兴说:“兴儿别怕,主母已经安排好了,我们进屋吧”。

她哪知道陈兴这时完全被吓蒙了,而把他吓到的正是“黄巾贼”三个字。

虽然前世陈兴读过《三国演义》,但也只是在初中的时候读过,后面多年过去。除了著名的“官渡大战”,“赤壁之战”,“水淹七军”“刘关张”“常山赵子龙”等战役和名将外,其它内容大部分都忘记了。但“黄巾贼”这三个字却是怎么都忘不了的。因为正是他们开启了后面残酷的乱世。

陈兴在心里怒骂“草,我这该死的运气啊。怎么就来到东汉末年了?哪怕是汉初也好啊”。他想到了后面的历史朝代“三国两晋南北朝”,大脑又立刻想到了以前读过那些朝代的荒唐事。

“洛水之约”“八王之乱”“石崇和王恺比富”“五胡乱华”“两脚羊”等等,一件件事都是那么的荒唐和残酷。

而且汉末三国是人口锐减的时期,是真正的人间炼狱。瘟疫、天灾、战争、饥荒等等因素,人口锐减六到八成。

所以他被吓呆了。他完全不知道自己接下来要做什么。以前读到这些历史的时候只感叹古人的荒唐、胡人的残忍。但现在要他自己去经历一遍,曾经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他只感到遍体生寒,背部被冷汗浸湿。

汉末,一个将星云集,英雄辈出的年代,但战争伴随的杀戮是很可怕的,时不时来个杀人屠城、抄家灭族、烧杀抢掠,这个时代,老百姓活着艰难啊。

一将功成万骨枯,这个枯骨也包括了数之不尽的平民。缺乏道德与法律的管束,英雄也是杀人的屠夫。

前世的陈兴是非常讨厌汉末的,在那个时代,杀人、屠城、吃人、饥荒、瘟疫等各种人间惨剧贯穿了整个汉末三国时代。民不聊生,都不能形容它的残酷。

当赵翠跟他说话时,他终于回过神了。点头嗯了一下,然后乖乖地跟着赵翠进屋了。

进屋后,赵翠便关好房门。陈兴一言不的坐到床上。他强迫自己冷静,他还有一些事情要确定。于是他对赵翠问道:“姨娘,我们的州是叫什么啊?”

赵翠有点奇怪他怎么问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但他还是回答了陈兴:“我们这里是徐州,琅琊国。”

陈兴问:“那国主是谁?”

赵翠回答道:“国主不知道是谁,是一位皇室宗亲。我们的刺史是巴祗,巴大人。”

“巴祗,不应该是陶谦吗?又是一个陌生的名字”陈兴心里嘀咕着。

赵翠安抚好陈兴,便去安抚周灵了。

县里还是比较安全的,有县尉和各家豪强的部曲守护,黄巾军也不敢强攻。但他们劫掠周边村落,给海曲县造成了不少损失。

这段时间陈兴一直在思考自己接下来要怎么办。毕竟《三国演义》只是一本小说,里面的内容也是半真半假的。加上阅读的时间太久了,有太多内容已经忘记了。他现在可以说除了知道大概的历史走向,细节方面有很多地方也不了解。

就这样过了三天,陈兴想到了二个方案。

一是回去广州,就是现在交州一带。不清楚的事情太多,他本能的选择自己熟悉的地方去躲避战乱。而且《三国演义》对交州描写甚少,主要战斗都是集中在长江以北的中原地区。交州无疑是避难的好地方。

二是参与这个乱世,在曹操、刘备、孙权这三人中选一明主,投靠过去,为自己谋个功名。或者成立自己的势力,参与争霸,改变后世的结局。

但目前最大的难题是陈兴只是一个三岁小孩,他的话还不能让人相信,他还没能力去实施计划,还是先长大再说吧。

又过了二天,陈昭回来了。一家人吃过晚饭后,陈昭就回去书房办公了。这时陈兴推门进去。陈昭看见陈兴进来,便放下了公文,一脸笑意的把陈兴抱起,放在腿上。

陈兴有点不习惯这样的接触,毕竟灵魂都4o岁了。但他不敢表现出来自己的异常。于是故作好奇问陈昭:“父亲,现在黄巾贼退去了吗?”

“嗯,海曲毕竟离郡城较远,黄巾贼不集中在这边,劫掠周边后,便散了”陈昭道。

“孩儿希望能早日为父亲母亲分忧”陈兴故作天真的道。

这话让陈昭心情大悦,“兴儿还小,此事有父亲处理,兴儿无需操心此事。待日后兴儿成长起来,定能兴旺陈家”。

陈兴没有接话,他指了指桌案上的文书问道:“父亲能教孩儿认字吗?”作为一名曾经的现代人他明白掌握知识的重要。这三年间他已经学会了这里的音和口语,但有很多知识是通过文字来传承的,认字迫在眉睫。

陈昭欣喜的看着陈兴,“兴儿如此好学,为父甚感行为。但幼童启蒙多在六岁,兴儿不过三岁有余,倒不急于一时”。

陈兴听后立马道:“孩儿只想早日为父亲母亲分忧,望父亲成全”。陈兴心想“不识字是绝对不行的,我必须要认字看书,了解这个时代”。

陈昭听后更喜,他道:“兴儿如此有孝心,甚好。那为父闲时会教授你功课。我跟你母亲商量一下,把你安排进周氏私塾里”。

陈兴听后大喜,立刻离开陈昭怀抱,对着陈昭叩谢。“谢谢父亲,孩儿定不辜负父亲栽培”。

陈昭看着儿子更是喜欢了,毕竟这儿子孝顺、聪慧、好学。于是他指了指桌案上的公文,“来,为父先教你认字”。

于是陈兴便跟着陈昭学习认字。

当晚陈昭便跟周琳说了让陈兴去周家私塾上课。周琳觉得陈兴年龄太小,本欲拒绝,但架不住陈昭的一再恳求下,加之想到自己女儿也六岁了,便答应下来了。

第二天周琳去和她父亲周韦说了这事。周韦觉得没啥大不了的,便同意了。

于是隔天,陈兴和陈灵便出现在周家的学堂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