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三七小说网>春秋五霸齐桓公是什么氏 > 第二十章 五请小臣稷(第4页)

第二十章 五请小臣稷(第4页)

这一日,文王在灵台上宴请群臣,君臣共乐,不觉天色已晚。文王回驾不及,便让文武在台下安歇。自设绣榻,安寝于台上。夜半,他忽然看见一团火光从西方升起,向他身边移来,到了近处,却变成一只老虎,肋生双翼猛扑过来。在睡梦中他高叫一声醒了,吓得出了一身冷汗。第二天文武百官参见完毕,文王讲了自己的梦,请群臣参详。大夫散宜生起身恭贺说:“这个梦是一个大大的吉兆,主大王能得到栋梁之臣。”

文王问:“怎么见得呢?”

散宜生说:“从前商高宗梦见飞熊入梦,在打墙人中间得到傅说。现在主公梦见虎生双翼,那比熊更凶猛、更灵便、更能为主人效劳。西方属金,金用火煅,可以做成大器,这正是能得到人才的象征。”

文王听了,十分高兴。带上世子发并散宜生,择日出游西郊,一来赏景,二来巡视,三来访贤。一路上但见男男女女,有的在山径漫步,有的在山坡锄草,有的在田间歌唱,有的在溪边垂钓。散宜生高兴地说道:“我们大周真是尧天舜日!”

文王叹道:“可惜朝歌百姓仍在水深火热之中。”

散宜生与世子无语,一行人走到溪水边,听见一伙渔人边打鱼边唱歌。歌词为:“乙昔成汤扫桀时,十一征兮自葛始,而今悬肉为林酒作池,鹿台积血高千尺。内荒于色外荒禽,嘈嘈四海沸呻吟……”

文王暗自思道,这乃一首反纣歌,普通渔民编它不来。忙下马赞道:“这歌唱得好啊!”

渔人只是憨厚地笑笑,没有人搭腔。

文王又问:“这歌是贤人作的吗?”

渔人异口同声回道:“我们都是‘闲’人。”

文王笑了笑说:“我问这首歌的作者是谁?”

一个上了年纪的老渔人回道:“离这里三十五里的磻溪,一位爱钓鱼的老人爱唱这支歌,我们听熟了,都会唱了。”

文王移目散宜生道:“这位老人,怕就是我们要访的贤人吧?”

散宜生道:“臣想也是。”

文王道:“走,去磻溪走一遭。”

君臣一行,前行十里之地,一群樵夫,担着柴担迎面走来,且走且歌:

风非乏兮,

麟非无,

明主慢惜寻贤路。

当年不入高宗梦,

傅说终身筑版土……

文王下马说道:“兄弟,你们的歌唱得好啊!”

众樵夫亦是憨厚地一笑,算是作答。

文王又问:“你们这首歌是何人所作?”

众樵夫竞相回道:“怪老头所作。”

文王问:“怪老头是谁呀?”

众樵夫道:“怪老头叫姜尚,字子牙。”

文王笑道:“人家有名有姓,为什么叫怪老头?”

众樵夫道:“怪就怪在他钓鱼用直钩,还不用饵。”

文王噢了一声:“没人劝他吗?”

众樵夫道:“怎么没有?那怪老头不听,反说什么,我宁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不为锦鳞设,只钓王与侯。噢,对了,他还自己给自己起了个很好听的绰号叫飞熊。”

“飞熊?这不正应了寡人的灵台之梦吗?他,他在哪儿?”周文王迫不及待地问道。

众樵夫道:“他在磻溪,距此地二十五里。”

“走,快走!”周文王恨不得肋生双翅立刻飞到磻溪。

忽听背后有人高声叫道:“大王,大王,请等一等。”

周文王勒马而视,却原是内侍来到。

“大王,费仲老贼返乡由此路过。”内侍气喘吁吁地说道,“他指名道姓要立马见您。”

“这……”周文王沉吟良久道,“俗话不俗,‘宁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散大夫,那磻溪咱们隔天再去吧!”

散宜生道:“有道是,‘好事不在忙中起’,那就隔一天吧。”

世子近前说道:“君父,这样好不好?您回去陪伴费仲,儿臣代您去接姜子牙。”

周文王略一思索道:“也好。”

父子分道而行。不消一个时辰,世子来到磻溪,果见一个白发苍苍、满面红光的老头在溪边垂钓。世子走上前去,深施一礼:“老丈请了。”

老丈头也不回,口中念道:“钓,钓,钓,大的不到小的到。”

世子连施了三次礼,那老者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反反复复念叨那句话:“钓,钓,钓,大的不到小的到。”

世子尽管心中不悦,也不敢发怒,怏怏而退,如实向周文王作了禀报。三天后,费仲离岐。文王斋戒三日,携黄金百斤、白璧一双,去迎聘姜子牙,受到了姜子牙的热情款待。二人自午及晚,谈了整整四个时辰,越谈越是投机,大有相见恨晚之意。是夜,二人同榻而卧,又谈了大半个通宵。

翌日,早饭之后,子牙正要随文王登车,忽生变故:“主公,老朽有一个毛病,坐不得马拉的车,一坐头便晕。”

周文王道:“贤人想坐什么车?”

姜子牙回道:“龙拉的车。”

周文王笑道:“贤人真会开玩笑。这世上人人都说龙,可谁见过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