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在大别山深秋的晨曦里,层林尽染,万紫千红,美不胜收。漫山遍野的树木,树枝和树梢上随风摆动着红的、黄的、绿的树叶和果实。那红的是枫叶,那黄的是银杏、乌桕叶子或即将成熟的野柿子,而那绿的则是松柏一类的常绿植物。无论是红的、黄的,还是一如既往的绿,其实它们自身的差别也还是很大的,它们由浅到暗,由低到高,层次分明,加上秋高气爽,气温不冷不热,因此,每年的十一月上旬是大别山最美的季节。
那秋日艳阳里的一座座山峰宛若一个个三十岁左右的少妇,妩媚、温婉的成熟中透着一种无法言说的魅惑,摄人心魄,也许这就是大别山“大别于他山”之处吧。面对这样天赐的美景,却无人驻足欣赏。
崎岖狭窄的山道上,一群人正急匆匆、气喘吁吁地跑来,不时有人边跑边用袖子擦汗。有人摔倒了,马上会有人弯腰把他扶起来。这些人中有穿长袍的,也有身着一般农民土布衣服的。跑在这群人最前面的腰里挂着驳壳枪的,是二十七岁身材魁梧的徐海东。
在一处山道的宽敞处,徐海东停下来,他站到路边,大声喊道:“大家再加把劲!翻过前面的山就到黄安县城了!”
徐海东一边喊,一边用力地向前挥手,那气势仿佛不是在指挥这十几个人,而是在指挥千军万马。
当所有人跑过,徐海东跟在了大家的后面。在他的前面,有七个人背着长枪,还有五个人一人背上背着一把大刀片……是的,这是一支由十三人组成的队伍,他们正在赶往黄安县城的路上。
翻过对面的山梁,黄安县城果然就尽收眼底了。在一棵高大的树下,徐海东抬起右手,示意大家停下来。十几个人蹲下身,一起仔细观察黄安城,可城内城外似乎一点儿动静也没有,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是一脸的疑惑。
徐海东暗自考虑,怎么会这么安静?即使是晚来几个时辰,也不至于一点儿动静也没有啊?
徐海东打破沉默,说道:“走,先下去看看再说。”
大家点头。十三个人顺着蜿蜒的山道鱼贯而下,只一袋烟工夫,已经离黄安城北城门不远了。在一片小树林里,徐海东回头说:“小黄,你别带武器,过去摸摸情况,注意,千万要小心。其他人做好准备,随时准备战斗。”
瘦小的队员小黄答道:“是。”他立马把手里的步枪交给同伴,然后只身走下山坡,下到大路上,向城门走去。
守城的卫兵远远地就拉动枪栓,高声盘问:“站住,干什么的?”
小黄抬头看了看城头飘扬的红旗,再看看守城的卫兵,迟疑了片刻,问道:“你们是暴动部队?”
守城的卫兵说:“咋了?黄安城已经被我们占领了,你到底是干什么的?”
小黄一下子高兴起来,他大声说:“同志,我们是河口区农民自卫军的,接到命令来参加暴动的!”
守城的卫兵笑道:“城昨天早上就破了,你们怎么才来?”
小黄不再理他,而是转身冲着徐海东等人隐蔽的树林方向连连招手,招呼大家过来。
徐海东此时也看到了城头飘扬的红旗,带领十几人走出树林,也下到大路上,走向城门。小黄迎上前去,把守城卫兵说的话告诉了徐海东。
徐海东没有说话,而是径直走到守门的卫兵面前,也没有打招呼,斜着眼问:“你是说,昨天早上城就破了?”
守城的卫兵上下打量了他一眼,说:“是啊,这还能有假!参加暴动的两万多乡民昨天下午都已经回家了!你们路上没碰到?”
徐海东一脸沮丧,跺了跺脚,狠狠地说:“他奶奶的,是谁传的命令!回去再找他算账!”
小黄对守城的卫兵说:“我们为了赶路,一直在山里走小路,一个人也没碰到!”
守城卫兵说:“那你们进城吧,暴动指挥部设在县政府,领导们都在那儿,正在准备明天的农民政府成立大会呢!”
一群人兴高采烈地簇拥着徐海东走向城门洞,守城卫兵微笑着向这支迟到的队伍行持枪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