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表示还会再住几天,并且她正在寻找更适合的对象,这让何大清内心的紧迫感陡增。而此刻易中海走入院中,看着忙碌不已的贾东旭说:“旭子,你妈呢?今天你大喜,怎么她没出面操办,反而是新郎官你忙里忙外?”
听到这话,贾东旭一边贴着红色对联,边回应:“唉,说来也是麻烦,那次邪门事情过后,我妈就一直卧床,精神不振。”
“行,我确保按时在城门口接新娘子。你就安心吧。”
“好的,可接新娘最合适的人是谁?”贾东旭好奇地询问。
易中海思索片刻:“得挑个年轻的且有一定脸面的人,新郎你不能去,这是习俗。”正当此时,门外传来了开门声,贾风尚在门外:“你堂弟正合适呀。”
贾东旭琢磨了一会儿觉得没问题,于是喊道:“堂弟,十点你要去东城门帮我接媳妇过来。”
“接新娘!”贾风明白了,激动地说:“那当然,我也想沾沾喜气。”
“行,就这样定了。”易中海走后,贾风悄悄走近,把晦气符悄无声息地贴在贾东旭背。
“你干什么?”贾东旭疑惑问道。
“我只是驱蚊呢,看这里有蚊子。”说完,他迅地消失了,只剩贾东旭一人。
“傻瓜才帮你干活,还是补个回笼觉,打扮一下帅气地迎接秦淮如。”贾东旭自言自语道。
贾梅梅直到9点钟才悠悠醒来,早已起床的她直奔傻柱家去找雨水嬉戏。今日周日,大家都不忙,恰逢贾东旭的大喜日子,一片喧闹。
贾风把自己最得体的中山装穿在身,将陈雪茹赠送的钢笔插进了左口袋。他轻轻沾少许面粉,用力抿嘴,补了口红,再抹了些定妆粉。束好头,露出宽厚的额头,对镜一照,映现出一个气质非凡的青年,足以令所有在场的男人黯然失色。
贾风推门而出,看见院中的邻居已开始搬动八仙桌准备宴会,每家一般都会贡献桌椅作为礼数。
搬运家具的邻里看见贾风的身影,立刻像是被耀眼的光芒所震慑。
“今天的贾风真帅气。”
“这四合院内,贾风的确最有气质。”
“说起来,贾家的人都颜值出众,东旭也算不错,不过这个贾风简直能秒杀所有人。”
刘海中来到正屋,邀请道:“贾风,一起来搭把手吧。”
“刘叔,不好意思,我已经答应东旭去城门迎娶新娘。”
“嗯,那就赶紧去吧。”
贾风与四合院的邻里一一告别,离开了这里。
然而刘海中摇头微笑:“真是,东旭这点脑筋都打不开,派个比他还要英俊的贾风去接亲,他就不怕将来……”众人闻言,不禁哈哈大笑。
贾风抵达四合院门口时,意外碰到了拿着唢呐的闫埠贵。那唢呐色泽斑驳,显见已有岁月。
“早好,闫爷爷,你要去哪儿?”
“贾风,你今日打扮得很抢眼,我准备到城门口吹喇叭迎接东旭的新娘子。”说着,还不忘得意地展示他的唢呐给贾风观看。
“原来如此,我恰好也接到相同任务。我们可以同行。”
“一起吧,刚好有个伴。”
不一会儿,他们就抵达了城门口,秦淮如家族的人和亲属乘坐着驴车随后到达。秦淮如身穿红嫁衣,娇艳动人,犹如盛开在四合院的一抹明艳。她是院里公认的好看,厂里的双料花旦,任何一个男人看到她的风采都会有所心仪。
陪伴秦淮如的中年夫妻应是她父母,背后跟着三个少年,可能是她的兄弟们。后面则是几对亲戚。此刻,贾风在打量秦淮如,同时秦淮如一行也在偷偷注视着他。
面对秦淮如的眼神,贾风的魅力令她移不开眼睛,他在她眼中就像银幕的明星般迷人。他身的干部装扮更突显其绅士气质,俊俏的容貌,使得秦淮如不禁红了脸。
若是此时有人问起秦淮如对她未来丈夫的印象,只怕她的答案只剩下了“模糊”。
贾风一眼看到秦淮如一行人到来,立刻前迎接。
在秦淮如身后跟随的大婶称赞道:“这一定是秦淮如的未婚夫吧,我活了一大半辈子,还没见过这样俊朗的少年。”这句话使秦淮如的脸颊愈泛红。
另一位原本陪秦淮如去贾东旭家议婚的大妈纠正说:“王婶,您认错人了,这位并非秦淮如的对象贾东旭。”闻言,王婶想了想,“原来不是,我要去看看这年轻人能否打动我家姑娘。”
贾风走近他们,对秦淮如问道:“您好,这就是我的嫂子秦淮如吧。”听到这突如其来的称呼,秦淮如有些意外,一时没有反应。
“是的,我是贾东旭的堂弟,嫂子这个称谓对我来说完全没问题。”贾风进一步解释道。终于明白了贾东旭有个堂弟的事实,并且这位堂弟还十分英俊,这让秦淮如心中暗暗感慨。
这时,闫埠贵加入他们的话题,他热情地问候道:“这位就是东旭的新夫人,真美丽!”
贾风为他们做介绍:“这是住在我们大杂院前院的闫埠贵大爷,是他接受了东旭的邀请,今天来帮忙演奏喇叭作为庆祝。”
对于婚俗而言,喇叭是婚姻三件套之一,代表着重要的身份与喜庆氛围,因此听到这个信息的秦淮如一家对闫埠贵充满敬意。
这时,秦淮如身边的亲人们开始围来询问关于贾风的情况。
“小伙子,你今年多大,有没有娶妻的想法?”
“贾小子,需要帮忙介绍对象吗?你说句话,明儿就能成。”
现代社会结婚流程简洁,但农村地区仍保持着早婚的传统,只要能让新娘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多数情况下便算结了婚。城里婚礼讲究多了,比如吹喇叭、娶轿子、散喜糖。这些习俗里,尤其是吹喇叭的司仪,地位极为尊崇,因为他们在喜宴前要走在新人前面,秦淮如的家人对这门职业的人充满了尊重。
贾风经历过类似场面,从容应对,“大伯大妈们,我已经满18岁了,法定结婚年龄是2o岁。”这话让周围的大婶露出慈祥的笑容:“不急嘛,你们先在一起生活,有了孩子后,到那时再去领证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