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司三衙的殿前司,因为其规模没有侍卫司大,是以衙门也不大,但因为宿卫皇宫的职责,和皇帝的关系比侍卫司要亲近一些。
再亲近也是军政大事,赵匡胤于军权是小心再小心,谨慎更谨慎,殿前司最高官都点检和指挥使、副指挥使都没了,都虞候成了名义上的长官。
赵德昭甩着禁军腰牌,脑中想着杨义的来头,出了垂拱殿,晃晃悠悠来到了殿前司。
“赵指挥,请!”登记过后,一个军官将他带至一间屋子,还没走近,便听见里头粗重的说话声音传出,都不用刻意偷听。
“毛都没长齐的小子,来我们这儿做什么?”
“上头的命令,不听你还能咋的?”
“没几天就得哭着回去,儿戏吗?”
“都少说几句,还嫌不够乱?”
领路的军官没有第一时间提醒,听了几句才装模作样重重咳了一声,屋内的声音乍然停了。
赵德昭摸了摸鼻子,有这种反应他也能理解,谁家干得好好的,空降一个领导都不会高兴。
何况这个领导还是大老板的儿子!
“诸位有礼了!”赵德昭就当没听见适才的话,走进之后在上首坐了下来,冷眼打量下头这几人。
来的是赵德昭营下五个都知,俱是穿着短褐,戴着幞头,其中一年轻人颇具有书生气,若放在外头,还以为是个温和的文官。
“初来乍到,还不知道诸位如何称呼。”赵德昭笑着问道。
“下官吕良
!”
“下官邹进!”
“下官曹十七!”
“下官段宏!”
“下官种昭衍!”
最后一个,便是看着像书生的那人。
姓种的人不多,没想到自己营中就有一个,该不会就是。。。。。。
“种昭衍,敢问种放是你何人?”
“是家弟,不知指挥是怎么知道他的?可是在外惹祸了?”
“自然不是,”赵德昭忙摆手宽其心,“令弟神童之名早有耳闻,我听到这个种字,多嘴问一句,种家人才辈出,是好事。”
不止这个种放,还有他的侄子种世衡,还有以后种诂、种谔、种诊等名将,最出名的,便是种师道了。
种家子弟五代从军,自种世衡起历经祖孙三代,名将如云,满门忠烈,一生效力北宋。
种世衡是种家军的创始人,曾在范仲淹帐下,多次击退来犯的西夏兵。
在他之后,是种世衡的八个儿子,他们在父亲去世后接过镇守西北的大旗,从此落日黄沙,
种家第二代之后,第三代随即登场,种世衡的孙子们面对西夏毫不怯场,赢下了对西夏的主动权,可之后,便面对更大的敌人——金国!
种师中苦守太原,因没有等来援军,陷入重围战死沙场,太原沦陷,金军屠城。
种师道本有机会打退金兵,却因为宋钦宗萌生退意,失去了这次宝贵的机会。
之后金军趁北宋没有防备再攻汴梁,宋钦宗急召种师道,可此时这位七十多岁、戎马一生的老人再
无法支撑。
《宋史》中,种家军比杨家将的名气大,可在民间,随着杨家将走上戏曲舞台,被渲染的出了彩,而种家军却是走进了线装书,被文字湮没。
“赵指挥谬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