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应怜这个角色前期的行为如果换个人来演,我们可能会觉得包子,甚至可能坚持不到电影最后,但沈木栖演出来,我们会自然而然地理解她这种行为,甚至心疼她,给她找理由。
这就是演员本身的魅力和实力了,我之前一直不太喜欢这个演员,觉得她美貌营销太过了,现在看来,这人气可能真不是营销出来的,至少我现在就疯狂为她心动。
说了这么多,大家应该也发现我是在夸沈木栖了。
没错,话我就放在这里了,这部电影,如果不是沈木栖来拍,十有八九会是部烂片。
但现在,这部电影神了。”
一位十分活跃的影评人在观看电影后留下来这样一条千字长评。
这段时间关于电影《应怜》的话题十分火热,各大影评人的某博低下都活跃着各种电影没看过瘾因希望能找人讨论电影情节的网友。
这不,影评一发,就有许许多多的人打卡留言。
“沈木栖的应怜确实绝了,换个人我实在不知道能演成什么样。”
“明星演明星本来以为会很尴尬的,但现在就算有人说沈木栖是世界巨星,我也是相信的。”
“是啊,氛围塑造的太好了,那种世纪美人的感觉,我真的神魂颠倒。”
“之前幽兰仙子的神性和郑月的极致温柔就足够硬控我了,但应怜真的,魅力隔着屏幕都能杀我!”
“太妖孽了,说句娱乐圈没代餐没问题吧?”
“说好的讨论剧情呢?你们和博主一样歪楼了喂!”
“没办法,谁让沈木栖杀疯了。”
“博主虽然歪楼,但有句话我还是认同的,就是电影镜头对受害者很温柔,施暴镜头往往都带着审视批判意味地对着施暴者,实在避不开的地方,也会采用远景和隐喻来展现受害者受到的伤害,即使隔着镜头,我们也能直观意识到施暴者的可恶,和受害者的可怜,镜头语言想要传递给我们的东西表达的淋漓尽致,这里不得不感慨卫导的细腻,果然是女导演,才会拍出这样的镜头。”
“是啊,一些电影真的恶臭,好好的施暴镜头,搞得和拍那啥似的,拍那样的一幕戏的作用是什么呢?真的不知道那些导演在做什么,既不尊重我们观众,也不尊重自己的作品。”
“博主现在虽然已经变成了一个没有理智的粉丝,但基本的素养还是有的,特别是她说的‘比起奖项导演更想成全应怜这个角色’这句话我十分赞同,之所以那么多人把应怜当成一个有血有肉的人,都体现在这些细节里。
如果电影呈现的是一个悲情美人,当然也会是一部经典,但应怜其实是个内心很坚韧的人,她不会按照别人给她的剧本走。
有人可能会反驳我,但先别急,我之所以会得出这个结论,是因为我觉得,经历了那么多磨难困苦之后依旧选择不同流合污,这种强大的内核绝对远超绝大多数人。”
“是啊,我们普通人遇到这些事情可能直接枯萎,反派遇到这种事情可能会选择黑化,但应怜居然在苦难中浸润着蜕变了,她不是女主谁是?”
“这就是我们爱的应怜啊,她不是想拉下所有坏人,她是想拉下坏人后能让更多人能少受压迫,她换句话说,应怜根本就没把那些坏人放在心上,何其强大的内心!”
“卫导真的是很爱我们的应怜了,才会在明知奖项偏好的情况下,给她这样的结局。”
“应怜真的从里到外都充满着魅力,难怪把我迷的死去活来!”
“这部电影真的有魔力,我想即使到我七老八十,我也还是会对这部电影印象深刻。”
“不知道有没有人听过这个消息,电影慈善会应怜捐了钱,现实里沈木栖也给这家基金会捐了同样数字的捐款。”
“那么大一笔数字呢?真的就捐了?沈木栖一共也没拍多少部戏吧,一下子捐了那么多钱岂不是贴钱上了?”
“家里有钱吧,也不看看她那些珠宝,但捐钱这个真的没话说,这个数字在娱乐圈里也属于十分大方的。”
“不是十分大方,是特别特别特别大方。”
“居然还有这么回事儿?电影里应怜的捐款被吞了,沈木栖难道就不担心自己的钱也打了水漂?”
“就是因为电影里发生了这样的事情,现实里这家基金会才更加不敢乱来吧。”
“说的好有道理,要不我也捐点?”
“+1,就捐那个保障妇女儿童利益的,希望世界上少一些我们怜怜这样的事情。”
“这么说好有意义呀,我也捐一点,虽然钱不多,但蚊子再小也是肉。”
“积少成多嘛,那我也来一点。”
“听说电影主办方也有按票房捐钱的活动,就是没怎么宣传,我就再去看一遍电影支持一下吧!”
“电影真的好看,又能看电影,又能做点有意义的事情,我也觉得值。”
“见证经典的诞生。”
全网都是关于这部电影的夸夸夸,越是挖掘细节,越能发现这部电影的诚意。
正是这样尊重观众的态度,让更多人愿意走进电影院去支持这部电影。
整个暑期档,几乎成了《应怜》的天下。
暑期档电影的竞争一直很激烈,一部电影的火爆,往往意味着其他电影的票房被挤压。
比如这回,一部同样由名导执导的电影,就这么被《应怜》狠狠甩在身后。
这部电影讲的是未成年犯罪,是个很值得探讨的社会话题,在《应怜》之前,这部电影是暑期档的夺冠热门,许多人都在期待这部电影上映,可现在别说和《应怜》一决高下,就差没被《应怜》压得血本无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