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整朝堂,清剿派系,不管什么时候都是血流成河的大事。
但是太后说的对,朝堂一直这么下去肯定是不行的。
问题是皇帝登基还不到半年,这个时候开始肃整清洗朝堂合适吗?
一君一臣心头都有些犹豫。
“太后说的对,确实到了该肃整的时候,若无今天这股东风,现在并不是好时机。
但是借了这股风,说不定能一鼓作气,把朝堂上的各种不正之风给掰过来。”林浩明的想法显然与他们不一样,阮卿话音落下不过片刻,他就举手表示赞成。
目前的刑部尚书不过是挂了个职,他这个掌管整个大熙刑法的最高权力者,对于大熙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无疑是最为了解的。
外地就不说了,单是京城,奢靡攀比成风,官官相护。
纨绔们跋扈嚣张,四处惹事。
加上国库空虚,税赋沉重,民间的怨愤可不少。
长此下去,还不知道会出什么乱子。
不杀一批人,以正朝纲,局势是扭不过来的,风气也正不过来。
对于身在皇陵的俪妃,他没有任何好感。
大熙朝纲败坏至此,她功不可没。
若非她倚仗先帝的宠爱,指使儿子为所欲为,而先帝的其他几个儿子为了抵抗她们母子,结成联盟,双方斗得你死我活。
大大折损的国力,大熙的局面也不会这么艰难。
皇帝和崔至清听得一愣,下意识的抬目看向林浩明。
探花侍郎做事竟然这么激进吗?
哦,他好像一直是这样的性格,刚正不阿,眼里容不得沙子。
当年俪妃娘家一个侄子,贪婪好色,又极其跋扈,不知害得多少人家破人亡。
但朝臣们畏惧俪妃,谁也不敢把他怎么样。
刚从外地调回京,接任刑部侍郎一职的林浩明。
在他又一次犯事后,亲自指挥人将他缉拿归案。
并以风雷不及迅耳之势,将其定罪,诛杀于午门闹市,引得无数百姓欢呼叫好。
俪妃震怒,跑到先帝面前,一个劲的哭着要求他处死林浩明,为侄儿报仇。
先帝左右为难,一方是他非常看好,准备重用的能臣。
一个是他捧在心尖上的宠妃。
正犹豫不决的时候,不少被人俪妃的侄儿欺压过的臣子出来帮林浩明说话,加上荣华大长公主也出了面,先帝终于驳回了俪妃的请求。
而俪妃也就是因那一次的事,心里对先帝生了怨,悄悄开始给他下毒。
“陛下和尚书大人这么看着我干什么?难道我的话不对?
现在的局面是个什么样子,你们也不是不知道。
难得有现成的东风,不趋着这个时候动手,还等到什么时候?
不过臣能代表的只是个人的观点,陛下可以召集左右相,吴国公等大臣,听听他们的意见。”
林浩明见两人直勾勾的看着自己,忍不住又补了一句
皇帝……
户部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