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一批过去,起码要学点基础粤语和英文,如果看不懂英文,在那边就跟文盲一样,有多少人都可以培训送过去,那边到处都在招工。”
“我们之前去了蛇口工业区,全都是大货车在那边来来往往,还有很多建筑工人,在那边工资高,如果能开大货车,一个月工资上万……”
“我在那边开了一家大排档,位置大,新过去的人都往大排档里送,熟悉好环境,中介小杨会帮忙介绍工作。”
“在那边出了什么事就去大排档找人。”
……
姜敏让张坚那边统计了一下数字,退伍兵的人数一下子过百了,这样都能组成一个营过去……之前姜敏还担心去境外挨欺负。
这么多退伍兵,别说是挨欺负,想办法组织起来,都能单挑社团了。
在送这些人去之前,姜敏仍然坚持要让他们先上京城扫盲班,不仅仅是学语言,还得学习各种港岛的基础常识,以及一些经济学的常识,还有商业范围的运营思想。
当然,最重要的是——防骗术。
各种骗术套路要让他们提前熟知,别一过去赚了钱就挨宰。
经济、资本、商业方面的知识,这类常识多多灌输,至于能学到多少,姜敏也不保证,但她希望能混出几个能干的商业巨鳄。
这些人若是承了她的情,到境外混出个名堂来,她下次再去港岛,就能“虾虾霸霸”了。
她上次去港岛,就学到了虾虾霸霸这个词,像螃蟹一样横行霸道。
交代完这些事情,也到了九月开学季,姜敏回到学校继续读大三下学期。
姜雪没有考上大学,预备复读一年,姜敏则要等八二年上半年,跟七八届的学生一起毕业,他们七七级要比其他所有届学生多读半年,八二年同时进行分配。
经过一个忙碌的暑假,再回到北大校园中,姜敏蓦地觉得校园生活陌生了起来,看着一个个满心鼓舞来报到的新生,她只感觉到时光飞逝,明年大四,她就要毕业了。
大二的专业课最多,大三多得是选修课和自习见习课,张骁上半年去了警队,姜敏开学后不久,也将要去基层法院等单位见习两个月。
具体的见习单位名称还没有出来,但不少人已经在议论纷纷。
“听说我们学校跟几个跨国企业谈了合作,我们能去外企见习。”
“有几个外企单位啊?”
……
姜敏回到四零八宿舍,艾小冰和廖飞燕作为公派生出国留学,两人的床位空了一个学期,如今八零届新生入校,两个小两届的师妹被安排进来。
两人都是法律系的新生,一个戴着眼镜,人很斯文,睡在原本艾小冰的床位,叫孟高枝;另一个瘦瘦小小,长着蒜头脸,脸上有坑坑洼洼的痘痘,人却活泼爱交际,一口一个师姐,叫潘佳。
“敏敏师姐,你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潘佳见到姜敏便招呼起来。
姜敏摇摇头。
“对了,差点忘了,敏敏师姐,这里有寄给你的一封信,这是从国外寄过来的。”潘佳将一个白信封递给姜敏。
封面是花体英文字母,还写了几排行楷中文,上面署名:艾小冰。
“敏敏,艾小冰专门给你寄了跨国信!”
寝室里王师师等人早就知道了,奈何姜敏不在,她们都不敢拆,可一个个心里都好奇艾小冰在国外的留学生活。
姜敏接过信,直接撕开一角,取出了里面一沓物件,除了信纸外,有一张明信片,还有三张照片。
这三张照片都是艾小冰在国外的生活照,第一张在米国校园里,身边是四五个外国人,背后是西洋教学楼以及雕塑;第二张照片则是艾小冰在音乐喷泉前;第三张照片是米国的街道,背景是高楼大厦和巨大的广告牌,川流不息的车辆显得拥挤而繁华。
潘佳王师师等人一拥而上来看照片:
“天!这是在米国!”
“车子好多啊,全是小轿车……”
“好高的楼!”
……
姜敏打开信,艾小冰在信里的语气仍是那么招人反感:
亲爱的井底之蛙,希望你在阅读这封信的时候,能透过我这个窗口,看见另外的天空……米国的空气芳香自由,在这里的课堂上,我才真正明白了何为学习……这里的人普遍习惯了使用电器,家家户户都有电话和电视机,恐怕你还没有玩过电视游戏机吧……我们学校的老师几乎都有小桥车,在学期结束,我应该能拿到这里的驾照……
我亲爱的井底之蛙,我让你亲眼见到外面的天空,这绝不是对你的折磨,而是一种提醒和告诫,你会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
……
来到米国之后,我才真正懂得了何为大学教育,我真心劝告你,没必要在北大的课堂上浪费自己的宝贵岁月。
作为率先踏出国门的先驱者,我理应提醒你们这些后来者,抓紧一切机会出国看世界,不要被困在井底……不用羡慕我们这些先驱,我只是比你们先走了一步。
我亲爱的井底之蛙,你不t需要回信,我此时也能感知到你的懊悔与自责……
——先驱斗士艾小冰。
“她在信上说什么了?怎么一句句井底之蛙,这艾小冰还是那个臭脾气!”
“疯了疯了,她也太得意忘形了!”
“敏敏,这家伙她竟然还专门写一封信回来嘲笑你!”
王师师大骂道:“这艾小冰真不是个人!她有病吧,鬼才羡慕她!她还真以为国外的月亮比国内圆?她竟然还说北大的课堂教育都是垃圾。”
“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