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魏谚和魏语一起到邻居赵子龙家打井水,李翠莲故意笑着问魏谚:“听说你小弟弟昨天晚上走丢了?”
魏谚回答说:“嗯,后来又叫我爸给找回来了。”
“你这脸咋地了?昨天挨打了?”李翠莲看着魏谚脸上还没褪去的指印问道。
“我妈打的。”
“你妈这手也够黑的,为啥打你啊?是不是因为你没看好你小弟啊?”
“嗯。”
“你也是,当大姐的不好好看着小弟,万一他真丢了,你妈不得打死你啊!”
魏谚看了一眼李翠莲,心底对这个天天张家长李家短的长舌妇油然而生一股厌恶。
但到人家来打水,再跟人家顶嘴,未免不太好,魏谚忍着恶心说:“婶儿,我们打完水了,谢谢啊!”说完就跟魏语拿着扁担抬着水桶回家了。
李翠莲在后面白了魏谚一眼,嘴里嘟囔着:“还聪明,还漂亮,聪明漂亮有屁用?”说完扭头进了屋里。
要说忠义屯的这个李翠莲,那是个既可怜又可恨的人。
李翠莲是家中老二,上有一个哥哥,下有两个妹妹,存在感几乎等于不存在。
为博得关注,李翠莲在几个兄弟姐妹之间经常传话。
如果传的都是好话也行,但李翠莲偏偏喜欢传那些不好的话,什么不好传什么,什么难听传什么,成天挑拨离间,搬弄是非。
久而久之,弄得父母和兄弟姐妹之间打成了一团,不但父母没有什么关注和疼爱,兄弟姐妹还个个都烦她。
李翠莲最小的妹妹都嫁出去了,由于她名声不好,成了个嫁不出的老姑娘。
这一年,村里来了一户会做豆腐的新人家,姓赵,家中长子有个威风凛凛、忠肝义胆的名字叫赵子龙。
赵子龙身材高大魁梧,但长相有点怪,眉毛向上挑,眼睛有点小,看着不像小人书里面威风凛凛的赵子龙,倒有些像《水浒传》里面的梁山好汉。
由于家境贫寒,赵子龙一直也没娶上媳妇,经人撮合,他和李翠莲开始相亲了。
李翠莲也不挑了,原本已经相亲过多少次了,每每无疾而终,家里也莫名其妙。
他们不知道李翠莲的行为习惯在村里已经被传成了不能娶的女人之一,娶了这样的事儿精女人,怕是一家子都不得安宁。
赵子龙也老大不小了,也没细细打听,就凑凑合合跟李翠莲组成了一个家庭。
原本赵子龙也是个勤劳的汉子,一边种地,一边养猪、杀猪卖肉,家里还有个小豆腐房,卖水豆腐、老豆腐、干豆腐和豆皮、豆干,日子过得也算红红火火。
赵子龙喜好交际、喝酒、吹牛皮,家里人来人往,人流不断,经常半夜三更还在大声豪迈地五魁、六六六。
来来往往的兄弟们都尊称赵子龙为“赵将军”,赵子龙就真觉得自己是老大了。
本来,赵子龙在人群中可谓是春风得意,众星捧月,但随着媳妇李翠莲接二连三地给他生了三个丫头片子,赵子龙在哥们兄弟之前渐渐地抬不起头来了。
在那个年代,没有儿子的男人容易遭到邻里们明里暗里的嘲笑。
兄弟们表面上说得风轻云淡,什么男孩女孩都一样,但赵子龙知道,背地里,不少人都笑话他是个“绝户”。
也因为三个孩子都是丫头片子,他老娘从来都没帮他看过孩子,李翠莲因此格外气愤,成天张嘴闭嘴地说他老娘这不好那不好,赵子龙心里烦得很。
赵子龙咽不下这口气,没事儿自己在家也整两口闷酒,把心里的闷气都撒在李翠莲身上。
头开始喝醉酒她就对李翠莲骂骂咧咧,嘴里不干不净。
李翠莲也不是个善茬儿,打小儿就没受过什么气,赵子龙喝醉酒后两人就开始互骂,什么难听骂什么。
再后来,赵子龙现自己的嘴不行,骂街骂不过家里的老娘们,于是,他开始动手了。
赵子龙人高马大,李翠莲也不是瘦小干枯的妇人,两个人动不动就打成了一片,三个丫头常常被他俩的“战斗”吓得在炕上抱成一团,瑟瑟抖。
李翠莲以为凭自己的力量可以跟一个醉酒醉得七荤八素的男人抗衡,可是她错了,她在女人中也算是体型比较大的,但从力量上来说根本就不是男人的对手。
没过多久,李翠莲就开始处于下风,经常被打得鼻青脸肿,好几天都不敢出门。
按理说,兄弟姐妹被欺负,其他兄弟姐妹高低也得来帮帮忙,可李翠莲从小到大嘴不好,把兄弟姐妹们得罪得透透的,不但没有人帮忙,可以说根本没有人关心她死活。
三个女儿都还小,都不敢说话,李翠莲真是有苦无处说,有冤无处诉。
要是一般人,这样的家丑轻易也不会自己往外说,可李翠莲是谁?她可是村里有名的李大嘴!
没过多久,赵子龙打老婆、打孩子的名声就传遍了整个忠义屯。
赵子龙本来打李翠莲是因为他一喝醉酒李翠莲就翻他老底,辱骂他,后来两人展成了互殴,再后来,因为自己名声被破坏了,赵子龙打得越卖力,常常把李翠莲打得卧床不起。
原本根本不打孩子的赵子龙,在自己声名狼藉的刺|激下,甚至开始打孩子了。
人一旦沉沦了,也就破罐子破摔了。
赵子龙老婆不听话,孩子也很怕他,跟他一句话也没有,因此他渐渐地也不太爱回家了。
他常常弄点酒去哥们兄弟家,喝得烂醉如泥,走路一摇三晃,好几次都睡在了离家不远的屯里变压器旁边的小亭子里面。
乡里乡亲把赵子龙传得更加不堪了,赵子龙的老娘觉着这样子下去也不是过日子的,就借口想看看孙女,来他们家住两天。
赵子龙很不高兴,气哼哼地说道:“孙女有啥可看的,你不是不喜欢丫头片子吗?”
赵子龙老娘一方面是想劝说儿子少喝酒,好好过日子,另一方面也是岁数大了,想跟孩子们多见见面。